2007年9月6日 星期四
家僕的心事第十三篇之「自己人」
今天晚上下班後,我如常前往公車站乘車回家,途中卻傳來一陣陣玻璃被打碎(爆樽) 的聲響,原來前方有一群人正在互相毆鬥,直覺是黑社會分子,而他們不停將手上的玻璃瓶擲向對方,情況相當嚇人,途人有的爭相走避,有的在遠距離觀戰。就在戰況非常激烈之際,一位人兄(我想是有份量的黑邦分子)突然跑過來並渴令他們停止毆鬥,我在老遠聽見這位人兄不停的嚷著:「大家都是《自己人》,點解要開拖(打鬥)…。」
說罷全部人都停下來,不再互相攻擊了。
原來他們是同門,為何會打起來呢?相信就只有他們自己才知道了。 說真的,像 這種事,筆者在以前也碰過不少,所以也見慣不怪。可是這次卻不然,那人兄所說的話教我聯想起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彼此的關係可以是如膠似蜜,也可以在剎那間變得無情無義,或許這就是人的局限及不完美之處吧!明明是相識多年的摯友;甚至曾共患難,明明是甘苦與共的夫妻;曾經歷風霜;明明是切肉不離皮的血親,只要是一個誤會,或真的犯了過錯,不管是怎樣牢不可破的關係,也可以在一信間變得反目成仇,於是出問題的一方立即就被認定一無是處,彷彿從未做
過任何好事,且不可于以信任了。有一個典形的例子,足球明星碧咸(David Beckham),他無論替球會或國家隊效力時,每每成為球隊的致勝關鍵,他獨有的「七旋斬」和「超狐度的香蕉形罰球」都叫對手俯首稱臣,名聲一時無倆,讚美之聲不絕,也深受國民及世界各地球迷愛戴。然而在一場世界盃的賽事中,碧咸的一次魯莽行為導致被罰離場,最終自己的國家隊也因此而不能進級。從那天開始,碧咸再次成為國家焦點,可今次卻是遭人謾罵。昔日曾對他推祟備至的國民,也加入擯棄他的項列,生命也曾一度受威嚇。究竟是怎樣的一回事? 為何人的關係如斯脆弱,只是一次的過失,就把他曾為國家所立下的汗馬都忘記得一乾二淨。
其實,這些事在我們的教會內也常常發生的,筆者也曾親身經歷過好幾次,當中有些是我所敬重的;有些是同輩份的;也有些比自己年輕的弟兄姊妹。昔日與他們的關係有如至親,大家常為對方的事而操心,彼此代禱,也一起事奉天主。然而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原本滿有關懷和愛的關係,只因一次可能是微不足道的誤會與衝突,以後便成了陌路人。昔日你關心我、我問候你的情景頓成了追憶。究竟我們這些自稱基督徒的人是怎樣跟隨基督的呢?主耶穌基督不是教導我們要愛人如己嗎?甚至應愛自己的仇人呢。可是我們非但不是仇人,而是昔日曾一同在主內學習過、生活過、事奉過天主的弟兄姊妹。
究竟是甚麼驅使下,把以往的感情與經歷忘記得一乾二淨!!!我想乃是人的軟弱造成,而它的根大概是沿於人的嫉妒、驕傲和自私這三大罪性。不過,我不打算在此剖析這些罪性,但我所重視的卻是「情義」的問題。前邊所提到的那位有份量的黑邦人物所說的一句話:「大家都是《自己人》…。」不錯,我們基督徒不就是自己人嗎?
我們受洗皈依基督,不就成了天父的兒女嗎、不就是一家人嗎?如果是自己人,那麼又有甚麼事不能彼此包容、彼此原諒及彼此相愛呢!聖經創世紀不是記載了天主是按祂們的肖像,按祂們的模樣造了你和我嗎?所以我們其實都長有天主的面孔,亦同時在反映著祂的榮耀。跟據這個邏輯,若我們彼此相愛,自然就是在愛天主了。若我們彼此惱恨,那就是對天主不敬。請別誤會我拿這些道理去教訓人,相反,我很希望讀過這篇分享文章的你,倘若你有不能原諒的朋友,我誠意邀請你嘗試以對方也是天主的映照,給與你的寬宏與接納,皆因大家真的是不折不扣的「自己人」。我們擁有同一的天父、同一的長兄---主基督耶穌、同一的盼望---復活及永恆的生命。
人是感情的動物,重情義,懂得愛與關懷。我們該做的,是竭力讓親人、弟兄姊妹及朋友去感受幸福與溫暖,而不是令對方難堪和失落,更何況我們都是基督徒、天父的兒女。為了榮耀天主的聖名,是藉得我們去彼此修和,祝願大家在主愛內能經驗真正的彼此相愛。
天主保佑!
加瑪里耳
2007-8-20
2007年6月25日 星期一
辨別天主旨意,你感困難嗎?
在基督徒團體內生活,經常聽到一句掛在弟兄姊妹咀邊的口頭禪,就是:「要全心全意奉行天主的旨意!」談到這個 問題,筆者不禁提出一個疑問:「到底什麼是天主的旨意?」雖然對聖經的認識十分膚淺,仍願意嘗試去探討。「天主在天受光榮,主愛的人在世享平安。」 這句聖言,是天使們在主耶穌出生的那天晚上,讚美天主所唱的詩歌;卻一語道破了,祂降生成人的目的:叫天主所愛的人,透過信從祂,在今世獲享心靈的平安,並且在死後承受永生。換句話說,天主對整個人類的旨意就是:叫所有人都獲得救恩,常享心靈平安;為每一位蒙召的基督徒,祂的旨意卻是:
救己救人──不但自己享有平安,更要將這個訊息跟別人分享。正如聖經所說:「天主召叫了我們原是為平安。」
(格前 7:15b)
明白在宏觀角度上,天主對人類的旨意後,就不難解答,為何要承行祂的旨意這個問題。心靈的平安為人真的那麼重要?曾經體會內心受罪性和私慾捆綁的人,不難明白箇中痛苦的滋味!正如聖保祿所說:「所以我發見這條規律,就是我願意為善的時候,總有邪惡依附著我。因為照我的內心,我是喜悅天主的法律;可是,我發覺在我的肢體內,另有一條法律與我理智所贊同的法律交戰,並把我擄去,叫我?屬於在那我肢體內的罪惡的法律。我這個人真不幸呀!
誰能救脫離這該死的肉身呢?」(羅7:21-24) 假若我們甘心作罪惡和私慾的奴隸,拒絕基督賜予的救恩,正如聖經所說:
「光明來到了世界,世人卻愛黑暗甚於光明,因為他們的行為是邪惡的。」(若3:19) 那亦無話可說;否則,若我們願意
有分與基督,分享在祂內充滿平安的生命,我們就必須透過信從祂,成為天主的子女,全心奉行祂的旨意。因為,主耶穌曾強調:誰奉行天主的旨意,才是祂的真親屬!(谷 3:35 )
上述所談論的,是從宏觀角度去看天主對人類所有的旨意。然而,由於祂所創造的每一個人都非常獨特:在性格、特長、個人恩賜、成長背景、職分、責任……等等上,都有所不同。因此,天主拯救和及後使用每一個人的計劃,都截然不同。由此可知,祂的旨意在不同人身上會有所區別。試舉教會為例,天主對教會所有的旨意就是:傳教救靈;但教會內不同的肢體,卻有不同的職份。正如保祿所說:「你們便是基督的身體,各自都是肢體,天主對教會內設立的 :第一是宗徒,第二是先知…… ?人豈能做宗徒?豈能做先知?……。」(格前 12:27-30)
從上述得知,天主在不同人身上有不同的計劃。那麼,我們如何辨別,祂在個別人身上,所有的旨意呢?主耶穌說:
「我是道路、真理和生命。」 祂指引我們得救的道路,教導我們認識並且實踐真理,以獲得充滿平安的豐盛生命!
因此,祂所教導的聖言是學習明辨天主旨意,不可或缺的途徑。此外,祂還應許派遣真理之神來,把我們引入真理之中。(若16:13) 故此,聖神是的必須助佑。由此可知,要學習辨別天主的旨意,必須從聖言入手,並透過不斷的祈禱,接受聖神的啟迪,才能逐步體會到祂的心意,好能勉力去遵行。由於天主的旨意是要我們獲得救恩,在辨別的過程 中,我們所作出的抉擇,是不能與這個大方向相違背。以下所提到的基本原則,可作參考:所作的抉擇是否與罪惡有關?是否恣意滿足私慾?是否符合愛的原則?是否能幫助靈命成長?是否讓心靈得到平安?是否在逃避責任?是否能賦予勇氣迎向面前的磨難和挑戰……。此外,當面臨抉擇的時候,按筆者的經驗,我們還可參照下列幾個因素,嘗試去辨別天主的旨意:
(一) 聖言:
聖言是聖神默感的天主話語,所以,它是最快捷和可靠的途徑,讓我們去體會祂的心意。倘若我們能經常透過聖言,學習辨別祂的旨意,並且持之以恆;天主必會首先選擇這個渠道,讓我們體會祂的心意。因此,建立每日讀經的靈修習慣,會為學習辨別天主旨意,奠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二) 良心的指引:
天主賞賜我們一顆純潔的良心,是為了辨別是非善惡。因此,良心是否有平安可作為一個參考的指標。
(三) 環境因素:
除了心靈平安之外,天主亦願意照顧我們肉身的安全和需要。除了特殊的情況外,祂不希望我們逆乎實際環境,勉強行事。例如:在主日,教友需遵照教會的規定,到聖堂參與感恩祭。但若在當天,適逢八號暴風訊號巳經發出,教會巳有清晰的指引,勸籲教友留在家中,以確保人身安全。
(四) 近人的意見和經驗:
除了聖言之外,天主也經常透過不同的人,給予我們指引;特別是我們身邊的人。例如:我們的親人、教會的牧者
和弟兄姊妹、朋友、同事 ……。因此,我們應?著謙卑的心,多聽別人的意見,再作分析和總結,才能得悉祂的
旨意。在辨別主旨意的過程中,應當謹慎,提防魔鬼所耍的技倆,以免跌入他所設的陷阱裡。從主耶穌三退魔誘的經驗中,魔鬼扭曲聖言的含意來試探主耶穌,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此外,誠意和謙遜都是必須具備的條件。經過仔細分析和辨別,就必須放心大膽作判斷,做出一個抉擇;並勉力去實踐,切忌優柔寡斷!縱使作了錯誤的判斷,還有聖神作我們的導師;祂必會糾正錯誤,引導我們回歸正路。
最後,作為一個總結,筆者認為尋覓天主的旨意,並非想像中那麼複雜和困難。只要透過不斷的祈禱,尋求聖神光照;不論環境順逆,都懂得去欣賞和接受天主為我們所作出的安排;並且由衷的獻上感恩和讚頌。這樣,內心必能常享平安,對永生亦必會常懷熱切的盼望!正如聖經所說:「應常歡樂,不斷祈禱,事事感謝;這就是天主在基督耶穌內對你們所有的旨意。」(得前5:16-18)
〈成文於2007年 復活節〉
2007年6月14日 星期四
恩泉與我之-愛與勇氣( 上 )
特別是走在街上, 或購物商場內, 見到其他人都成雙成對, 彼此互相關懷照料, 而自己卻是形身隻影地走時, 心裡難免會百感交雜, 祝福, 羨慕, 嫉妒等情緒在互相交纏, 換來的卻是鬱悶, 焦慮及不平安; 究竟天主還要我走多長的寂寞單身路途呢? 而在這一年來, 小弟參與或事奉過數場婚禮, 記得其中一次在聖堂, 參與其中一位弟兄的婚禮時, 在歌聲中自己差點想哭出來, 究竟是為慶幸那位弟兄而帶來了一份感動, 還是對方的幸福令自己觸景傷情呢? 今天仍不清楚, 相信只有天主才知道.
面對著如此的”困局”, 目前能夠做到的是減少於獨處時逛商場或多情侶的地方, 但這些都是消極的做法. 而積極的做法是擴大社交圈子, 繼續參與(恩泉團體)的活動, 透過各式各樣的分享與事奉, 跟更多的弟兄姊妹認識, 從而了解他/她們的背景, 擴闊自己的視野, 並使自己的假日時間更為充實, 相信這也是天主現時給予我的那份”愛的勇氣”, 使我能夠在傷痛過後, 仍有力量繼續去愛, 同時, 亦透過多祈禱, 加強自己的信德, 深信天主會安排更好的於將來, 即使現在未能擁有. 同時, 亦會盡力跟過往傷害過自己的姊妹修補關係, 對於那些不能再見面的, 則會繼續為她們禱告, 願她們活得幸福快樂, 愛一個人, 並不一要擁有的, 可以當他/她們的守護天使, 默默地送上禱告及祝福, 相信這也是其中一種愛的模式吧.
朋友們, 願您們都能夠在各種痛苦及考驗當中, 找到這份”愛的勇氣”去關懷身邊的人吧.
法蘭西
2007年4月23日 星期一
恩泉與我—「在失落之中收到的一份邀請」
不知不覺,我第一次參加恩泉團體活動的那一天,已經是一年多之前的事了。在這一年間,我在恩泉雖然曾經經歷過熱衷及冷淡時期,但也總算得著良多。因為除了可以結織到不同背景的弟兄姊妹外,透過參與祈禱聚會,以及查經小組,強化了我的靈性生活,雖然這點仍要繼續加強。
「恩泉」這個名字對我來說是挺甘飴的,因為若果把它兩個字分拆開,可以解作為「救恩之泉源」。忙碌過後想起這兩個字,感到份外舒適和諧,更能為困倦的心靈帶來平安。因此這個名字對自己來說可謂意義重大,今次就為大家分享我認識恩泉的那次奇遇吧﹗
那是2006年3月中旬的一個主日。前一天晚上我跟當時的女朋友吵了架,而那日原定的計劃是早上先到聖文德堂參與彌撒,然後再外出去找她修好的。然而,她當日卻拒絕見面,其後更拒聽電話。我在如斯失落的心情下唯有決定回家。就在踏出聖堂門口的一剎那,卻見到一群年青男女聚集門前,此時人群當中走出了一位我當時已經認識的姊妹,把正在離開的我截住,而在她身旁的還有夏神父。
她問我︰「我們現在一同去行山,你也一同來參與好嗎?」
夏神父接著說︰「是啊,你一向也是喜歡行山的,就跟他們一起去吧﹗」
我對他們那份誠意的邀請抗拒不來,再加上自己當時時間上是許可的。然而,由於我當日沒有預料會參與戶外活動,因此攜帶的是斜攜袋,穿的是便裝涼鞋,還有一身不合適遠足的衣著,因此我當時猶疑了一會。但面對他們那份真誠的邀請,使我最後也抱著「不要怕,只要信」的精神,跟他們踏上行程了。
原來他們當日舉辦的是以四旬期山園祈禱形式的戶外祈禱聚會,路線是環繞整座獅子山走。雖然當時我並不認識團體內大部份的弟兄姊妹,但他們都十分友善,更令我能打破隔膜,主動去跟他們交談。此時我心想恩泉是一個不的錯的團體,可以從中擴闊自己的社交圈子。
當大隊登上通往山頂的小徑時,我深深地被眼前的風景迷住,那時走出了濃密的樹叢,景緻頓時顯得豁然開朗。雖然當時煙霧瀰漫的三月天,但仍能從高處眺望整個慈雲山區,還有整個九龍區綿延的山嶺。面對著如此廣闊的美景,頓時感覺到自己彷彿正被「救恩之泉源」的泉水沐浴著,把先前的失落心情盡洗去,換來了輕鬆以及平安。同時亦把自己幻想成蒲公英在空中飄逸,向著遠處的山峰飛去。那一份救恩在此刻為我帶來意想不到的興奮,真的感謝主把我帶到如此優美的環境,以及如此友善的團體。
我當日穿著的便裝涼鞋,卻沒有為我在途中帶來任何不便,心想這也是主的恩賜。然而,美好的時光也必須成為過去,踏上歸途的一刻始終也要來。正當大隊開始下山的時候,便進入了共融祈禱的環節。節目在山腰中的回歸亭進行,恩泉團體的祈禱方式當時對我來說是頗特別的。其中印象較深刻的,是當時詠唱的詩歌—「我是主的羊」。部份歌詞跟頌恩歌書的不同,後來有一位弟兄告知我︰他們選唱了基督教的版本。此時我才知道,原來恩泉的活動也邀請基督教的朋友參與的。既是信同一個主,就抱著走向合一的精神。從那一刻開始,我便打破了以往 「天主教與基督教徒, 是河水不犯井水」的想法。
那一次的戶外活動,實在令我心情輕鬆了很多。就是在如此錯愕但奇妙的情況下認識了恩泉團體。那相比起不能見女朋友,獨個兒渡過週日下午來得有意義得多。下山後大隊即將解散之時,其中一位弟兄給我遞上了一張聚會時間表的咭片。原來他們每個月隔一個星期五的晚上,都會舉辦祈禱聚會的。從那時起,我便計劃日後抽空參與,為忙碌的一週帶來平安。至於日後我與恩泉的種種點滴,則有待下回為大家分享吧﹗
真的感謝主; 感謝當日邀請我的那位姊妹!
Francis Ho
23/04/2007
2007年4月13日 星期五
家僕的心事第十二篇 之 我的心路歷程 ──「困局篇」
終於也有一些空檔可讓我停下來,其實我是多麼渴望能在分享園地裡,與大家分享一下這幾個月來的心路歷程。還記得在咖啡屋開業當天,傳道人在禱告中說到:「這是一場長久的『戰爭』…………。」
最初的感覺是,用戰爭來形容經營餐廳恐怕是太誇張吧!然而三個月後的今天,我所經歷到的?是戰事連場。先來的是「體力與心力的較量」,長久的工時使我透不過氣來,心靈疲乏得要死,家庭和團體也無暇照顧,內心空虛就只靠讀經來慰藉,說真的也只能靠意志力來維持我的屬靈生命。感謝主!雖然這場戰事叫人難受,但也總算捱過了。可是接著的便是另一場戰事──「經營壓力」,因為沒有 經營餐廳的經驗,在營運的過程中,發現了很多問題,特別是上手留下的設備根本就不合用且相當殘舊,故花了一筆預期以外的金錢,為本來緊絀的資金造成極大的壓力。又年近歲晚,中菜客明顯比西餐客為多,令生意額急劇下跌,壓力之大可想 而知。然而這都算不上是硬仗,真正令我感到乏力的,卻來自同工們──「內戰」我指的內戰當然只在於「對事」的層面 上。在許多事上如客人服務要求、食物的質量、人事管理以致經營的路?等都各有立場,當中有許多不明白甚或誤解,猜疑無信等副產品成了最有殺傷力的武器,使我難以招架,甚至落在深淵之中。每當獨個兒時,內心總是在控訴,為
最初的感覺是,用戰爭來形容經營餐廳恐怕是太誇張吧!然而三個月後的今天,我所經歷到的?是戰事連場。先來的是「體力與心力的較量」,長久的工時使我透不過氣來,心靈疲乏得要死,家庭和團體也無暇照顧,內心空虛就只靠讀經來慰藉,說真的也只能靠意志力來維持我的屬靈生命。感謝主!雖然這場戰事叫人難受,但也總算捱過了。可是接著的便是另一場戰事──「經營壓力」,因為沒有 經營餐廳的經驗,在營運的過程中,發現了很多問題,特別是上手留下的設備根本就不合用且相當殘舊,故花了一筆預期以外的金錢,為本來緊絀的資金造成極大的壓力。又年近歲晚,中菜客明顯比西餐客為多,令生意額急劇下跌,壓力之大可想 而知。然而這都算不上是硬仗,真正令我感到乏力的,卻來自同工們──「內戰」我指的內戰當然只在於「對事」的層面 上。在許多事上如客人服務要求、食物的質量、人事管理以致經營的路?等都各有立場,當中有許多不明白甚或誤解,猜疑無信等副產品成了最有殺傷力的武器,使我難以招架,甚至落在深淵之中。每當獨個兒時,內心總是在控訴,為
何眼前的總是不好看的,我彷彿失去了欣賞的目光,不,應該是瞎了眼睛。我知道我急需被醫治,我需要天主的愛來洗滌我的心目。我要看見天主和出於祂的真善美,雖然我知道在現階段是有些困難,但我想我也有聖神,我深信聖神的指引,祂必引領我到父家,一個可給我安寧的處所,或許我仍需要一點耐性,然而我信晴天的到來不會離我很遠,故我相信這只是天主給我生命中另一次的磨鍊,要我學習真正的順服,像小羊一樣依靠祂。我深信我的苦況和戰爭終必結束,就如主耶穌基督一樣經歷復活 ,享受光榮。這是我現階段的盼望,我希望得到家人、團體的弟兄姊妹支持及為我禱告。
這是我的心路歷程,我願意在此與眾兄弟姊妹一同分享。不知道大家在讀過我的分享後有什麼感受,然而請你們祝福我。我肯定這篇分享文章只是上半部,我有信心很快會與大家分享下半部──「感恩篇」。讓我也為恩泉眾兄弟姊妹祈禱,求主保守你們,不論是何光境,仍能仰望祂。天主保佑!(待續). . . . . .
家僕
加瑪里耳上
二OO七年四月十三日
加瑪里耳上
二OO七年四月十三日
好的出於天主,壞的出於人們 - 嘉賓分享
感謝天主,很感恩能在這裡與大家分享。我把這遍分享寫作交付給天主,而然天主給了我感想去寫這篇文章。這篇文章是在參加完善導恩泉聚會後的那個深夜有靈感的,第二天早上立即動手寫初稿,就這樣完成了。現在還是早上,剛吃過早餐,把文章打入電腦中。以下是那篇文章,希望大家看後有所得著。
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半年來的一些反思。我已經失業了半年,我有一個想法︰凡於現世實現的都是天主的旨意,那即是是天主的旨意要我失業。但這個想法令我好痛苦,因為失業為我帶來痛苦,而若這是天主的旨意,真不知為什麼天主要我受痛苦。當然天主有祂的意思,只是我不明白,約伯傳也有記載︰人應該像勇士束好你的腰,勇敢面對天主的計劃,不應每事明白天主的心意,因為創造天地萬物的天主的心意,是非渺小的人類能明白的。(約40:6-14) 即是硬食,無怨無悔的跟隨。的確,聖經上也有寫到:「凡降到你身上的,你都要接受;在痛苦中,你要忍受;在各種困苦中,你要多多忍耐;因為金銀應在火裡鍛煉,天主所喜悅的人,也應在謙卑的火爐中鍛煉,你只管信賴天主,他必扶持你;你應修直你的道路,要仰望他,要保持敬畏他的心,至死不替。」(德 2:4-6)的確,聖經的教導很明顯,人應在火爐中鍛煉,在痛苦中忍受,在各種困苦中忍耐。我們要信賴天主,修直自己的道路去仰望祂、敬畏祂,至死不替。看完這篇聖經,我立即記下它,因為它正正說到重點,我們就是要這樣。但是,怎樣修直自己的道路呢?為什麼自己的道路會崎嶇不平呢?這才是需要個人的自省。
在我的自省中,我認為我自己要為我的現況負一定的責任。生命中不如意的事情好多時都是人為造成的,天主賜給了人們自由意志,人們就開始自由選擇;而人們就要為自己的選擇負上責任,那不是出自天主的,那是出自人們的。自問自己是個罪人,卻常常把自己犯罪後的惡果埋怨給天主或身邊的人,又再次把自己的罪加在耶穌基督的十字架上,要祂替我背負,其實犯罪的是我自己,但基督卻又一次無怨無悔地為我背上我的罪。祂的愛實在很偉大﹗回想︰基督教導我要背負自己的十字架跟隨祂,我想祂的意思是叫我面對自己的罪過,不斷更新向善,不要再作惡事,還要學習基督,做他人的同行者,分擔他人的罪過,並開導他人更新向善。知道基督的意思後,又要怎麼辦呢﹖個人認為自己要先不犯罪過,自己要面對自己的過失,不要怨天尤人,自己要修直自己的道路。就這樣,我的個人自省中就列出了我個人的罪狀,從而針對性地立志一條修直的道路,其中包括順從阿爸父,以基督的眼光宏觀身邊的事物,以信仰作我的將來,更好安排自己的生活,讓信仰和生活融合,重新開始我的事奉工作。我的理想是把我的整個生活看作是一份事奉,為他人代禱,堅持堅實地工作,以辛勞的工作奉獻給天主作結堅實的果子,分擔家人的家務和以堅忍面對環境的順逆。個人認為基督無怨無悔地為我負上我的罪愆,實是我的榜樣,我也要負上自己的罪愆,不斷更新向善。當我的心態轉變並加以實踐時,我感受到天主的祝福,這正是天主想我走的道路︰一條修直自己的道路,感謝天主。
Francis Ying
13/04/2007
2007年4月7日 星期六
喜樂、痛苦、感恩、再喜樂 - 嘉賓分享
很想在此與各位恩泉的兄弟姊妹分享一件只在十四小時內發生在本人身上的事。
離開避靜營後,約了家人吃晚飯,當晚原計劃與丈夫、女兒、爸媽及弟弟Danny吃餐簡單生日晚飯,只訂了十人檯。因為大姐在當天中午已致電祝賀及想與我們一起吃晚飯,這當然好,二姐約四時留言,我在五時許回電給她,她亦祝賀了我,大哥約六時十分亦致電給我祝賀,與此同時,他亦想和我們一起吃晚飯,這也當然好,於是最後需改為十七人檯了。最細的弟弟(還在大陸未及回港)亦於六時五十分致長途電話給我祝賀。姪女要排舞未能出席亦致電給我祝賀。不單只我全部的家人給我祝賀,晚飯還未開始時,始料不及的竟收到一位瑞士朋友的祝賀短訊,及一位在港的朋友來電祝賀,回家後竟收到一位德國朋友的祝賀電郵。除家人外,就只有這三位朋友知道我的生日日期,因為我從不透露這的。今年的生日,竟收到全部知道我生日日期的人送上的祝賀。這一切都是天主給我的祝福。感謝主!讚美主!
晚飯後,發生了一件非常不愉快的事,我竟因丈夫喝醉酒誤事等等,和他大吵一場,互相對罵,從前未曾有這樣的激烈,直至我五歲的女兒說:爸爸媽媽你們不要吵罵好嗎?我頓時停止罵戰,但內心仍很忿怒,約晚上十一時許致電弟弟Danny,告之他我與丈夫吵罵的事,其實我都自知有錯,所以請Danny為我代禱!
第二天早上七時返工時開啟電話,有一短訊在零晨一時三十分寄來的,其中寫著「請妳別讓自己的要求套於別人身上,包括妳最愛的人及不想學習妳的人。上主也讓衪的子民有選擇—錯失與正確的抉擇權利啊!」短訊是由Danny寄給我的,我很感動,我很慚愧和很感激他,感動是這麼夜了Danny竟還在關心我發生的事,慚愧是因這句話竟由一位非教友口中說出來,感激是這對我真是一個很大的提醒。我即時檢討及自我反省,是真的,原來對自己最愛的人是特別有要求,受到自己最愛的人傷害時特別痛和忿怒,在避靜營蔡神父的講道中,已經教導和提醒了我們,但原來當真的發生在自己身上時,自己會忘記,及很難自我控制。早上收到短訊及反省後,立即寄出道歉電郵給丈夫,讓他知道我的反省及道歉,寄出電郵後才知道他的道歉電郵還比我早些寄來了,看了更忍不住哭起來。感謝主!教我如何不感恩,教我如何不愛主!
此事發生,為我好大得著,作為一個基督徒,時常學習主耶穌的道理,接受主耶穌的訓導,要愛主愛人,包括你的仇人。其實我是如何愛主,如何愛人的呢?是否真的能做到「我將我的背轉給打擊我的人,把我的腮轉給扯我鬍鬚的人;對於侮辱和唾污,我沒有遮掩我的面。」曾經聽過徐神父講道:「力行方有真知,唔做唔算知,唔做唔算信。」很多事情上或在主耶穌的教導上,自以為知,其實可能是假知,沒有經歷過,沒有做過又點算真知呢?又有做過什麼行動去表現我們是信主、愛主的基督的門徒,主耶穌的追隨者呢?
為此事,我很感激弟弟Danny,更加感恩天主對我再一次的啟蒙,感謝主!讚美主!
請各位主內的弟兄姊妹為我的錯誤、缺點、無知、軟弱、不足之處祈求天主!
願主內的兄弟姊妹互相代禱及互勉!
主佑!
主的僕人Anita
07/04/2007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