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

謙卑:回歸父家的鑰匙

謙卑回歸父家的鑰匙                  游展邦

  起初,天主創造人,與他們分享美善的生命。人理當感恩圖報,順服祂的旨意,享受天人合一的福樂。可惜,驕矜自誇使他們不甘為受造物,濫用自由,致力脫離天主,走自己的路;終於犯罪跌倒,與天主隔離。從亞當開始,人已踏上不歸之路;歷代子孫,未能自省悔改,反而變本加厲。巴貝爾塔事件在在反映他們要當家作主的意圖。(參創11:1-9)  時至今日,征服海洋、探索太空、甚至複製生命......等科技上的成就,更使人類陶醉於所認同「人定勝天」的妄想中!這種種違逆天意的行為,不但耗盡地球的資源,大自然的和諧亦受到嚴重破壞:人類正不斷邁進自我毀滅的終向!

  雖然如此,天主却預早定立救贖計劃,彰顯祂驚人的慈愛。要重新站起來,必須針對跌倒的因由:驕矜自大。所以,與天父修和,必須擁有進入父家的鑰匙:謙抑自下。天父毫不猶疑賜下獨生子:耶穌,作了完美的示範!聖保祿把它描繪得極細緻和生動:「他雖具有天主的形體,並沒有以自己與天主同等,為應當把持不捨的,却使自己空虛,取了奴僕的形體,與人相似,形狀也一見如人;他貶抑自己,聽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2:6-8的確,耶穌貶抑自己,聖言成了血肉,更死在屈辱的十架上,是救贖的關鍵!

   耶穌既做了示範,我們應勉力效法。祂授予的祕訣:「凡貶抑自己的,必被高舉。」(23:12)  祂自我貶抑的例子甚多。 最具代表性的算是山園祈禱極度痛苦中,祂願衷心順服父的旨意! (參谷14:36)  因此,報主恩,當自我貶抑!祂教導我們應仿傚的對象:小孩和僕人。要學小孩,祂說:「所以,誰若自謙自卑,如同這一個小孩,這人就是天國中最大的。」(18:4)  至於做僕人,祂的訓誨是:「誰若願意在你們中間為首,就當作眾人的奴僕...。」(10:44)  讓人知道服侍人的重要,受難前,親自為門徒洗腳,要他們效法,勉力實踐。

  要將謙遜落實,絕不容易;除仿傚耶穌,保祿亦有類似教導,值得取法:作為基督妙身的肢體,應當各盡己職,不必比較,亦不可把自己估計太高。(參羅12:3-5) 禁不住要比較,彼此該想自己不如人。(參斐2:3) 還要緊記,所擁有的,包括智慧和能力,都來自天主,不應誇耀。(參格前4:7)  若真想誇耀,當效法保祿,誇耀自己的軟弱,叫天主受光榮。(參格後11:30) 此外,凡以為在信仰上站得穩的人,務必小心,免得跌倒。(參格前10:12)


  綜上所述,沒有這條謙卑的鑰匙,絕不能打開天國之門!

磨難中能歡躍?

磨難中能歡躍?                          游展邦

痛苦是與生俱來,既不可逃避,且無奈的事實!但對信友,却絕不是!因為十字架賦予嶄新角度看痛苦。耶穌說:「誰若願意跟隨我,該棄絕自己,背著自己的十字架,跟隨我……。」(8:34)  祂要我們學習祂面對十架的態度:順從天父的旨意,忍受十架酷刑。然而,在痛苦中,祂不會丟下我們。祂許諾:「凡勞苦和負重擔的,你們都到我跟前來,我要使你們安息……。」 (11:28-30)
耶穌復活升天後,首批被邀請背十架的人,是祂的宗徒。他們為履行主的囑托,將福音傳遍普世,不斷受猶太人迫害,嘗盡困苦艱辛究竟他們抱什麼心態面對磨難﹖埋怨﹖逃避﹖從他們書信中的分享和教導,可清晰看到保祿說:「不但如此,我們連在磨難中也歡躍………。」(5:3-5) 伯多祿曾這樣教導:「為此,你們要歡躍,雖然如今你們暫時還該在各種試探中受苦……… (伯前1:6-7)   雅各伯也曾勸導信友 :「我的弟兄們,幾時你們落在各種試探裏,要認為是大喜樂………。」(1:2)
曾否想過,能以喜樂面對痛苦這種非常人能理解的心態,為何會出現?筆者嘗試從聖經教導,結合在健康上受磨練所總結的經驗,歸納如下
(一)   經驗平安
磨難中歡躍的主因,是主應許賜予平安。這個主臨在的標誌,除給予慰藉,更令信心鞏固
(二)   得著必然助佑
磨難中謙卑信靠主,必可經驗祂及時的援助,決不落空(參格後12:9A) 所賜助佑,按不同人需要而不同所動員事物,始料不及(參羅8:28); 而所應許的救援,決不遲緩
() 信德精煉:
信德經得起磨難,能使人改惡遷善,承認軟弱,願意放下執著,與罪性和私慾對抗,讓心靈逐步淨化。堅持到底的,必可獲取豐厚賞報 
() 參與基督的救贖工程
磨難中甘願為主忍受痛苦,就是參與祂的救贖,有助無數靈魂得救(參哥1:24)
() 其他安慰
磨難中天主賜予的安慰,特別豐富靈性外,還包括肉身的慰藉例如親情、友情、物質等……
要進天國,絕非容易必須背十架跟隨主,在磨難中淨化靈魂。然而,並非想像中難以忍受反之可成為喜樂的因由先驅者總結的,將是我們這班後繼者,要體會的經驗;因為是同路人當然,要達到這境界,確實不易。但我們依靠的,是主彰顯的德能只要踏出第一步:磨難中勇敢迎向考驗全心信賴主,堅心忍耐;這樣,必有意想不到的經驗

您是否渴望經驗痛苦中的喜樂?若然,願否踏出關鍵一步?

您是否相稱的工具?

您是否相稱的工具             游展邦

  「信仰生活輪」是基督徒的生活準則,亦是推動信仰團體運作的動力。信友透過學習祈禱和聖言,靈命不斷扎根成長。團體生活提供適當環境讓他們將學得的聖言付諸實踐。當屬靈裝備漸臻完善,就是適當時機讓天主差遣作福傳工具。蒙天主恩典,藉祂美善安排,恩泉團體於今年四至六月舉辦大型的福傳活動――福傳式聖經分享班。團體的成員,自零四年後,經六年裝備,終於有機會被天主使用,學習做相稱的工具!

  能成為相稱的工具,為信友非常重要!保祿曾說:「但我們是在瓦器中存有這寶貝……。」(格後4:7) 他把這份傳揚福音的使命視為珍寶!的確,能堪當被使用,確實是我們的福份和榮幸!亦表示靈命已扎根到一個階段可以被差遣。況且,天主願意所有人都得救,並希望已獲救恩的人,在拯救人靈的計劃上積極配合。因此,作天主相稱的工具,是深深契合祂的聖意!不但如此,這份福傳的使命更是光榮天主的最佳途徑;因為耶穌曾說:「我父受光榮,即在於你們多結果實……。」(15:6)  契合主旨,以致不斷結果實的過程中,靈命會不斷更新淨化, 逐漸體會耶穌的同在,經驗祂所賜豐盛的平安。這份經驗是超乎人的意想,難怪保祿這樣珍惜!

  那麼,怎樣才能成為天主相稱的工具? 若翰洗者是值得效法的典範。他在宣揚悔改洗禮前,在曠野渡簡樸克苦的生活,為福傳使命作最佳的準備。因此,要做天主的工具,必先活出基督的教訓:愛主愛人,才能在宣揚福音時,更有說服力。持之以恆的靈修生活,是尋覓天主旨意不可或缺的步驟。明瞭祂的旨意後,必須全心全意奉行;要不惜任何犧牲,將它放在第一優次。保祿曾說:「凡是願意在基督耶穌內熱心生活的人,都必要遭受迫害。」  (弟後3:12) 的確,在奉行天主旨意過程中,必會遭受來自各方面的阻撓。其中最主要是魔鬼的攻擊,和私慾的束縛。要擊退魔鬼,必先祈求絕不懷疑的信心;憑藉它迎向面前的挑戰,全心依靠主,堅定不移。這樣,必能跨越重重障礙,成就天主的旨意。至於對抗罪性和私慾,必須仰望聖神,透過堅持學習並實踐聖言,就能穩操勝劵。努力過後,開始結實時,還要緊記耶穌的教誨:謙卑承認是無用的僕人,只做了應盡的本份!


  每次被天主使用之後,都應虛心反省:「我是否相稱的工具?」。返觀是次聖經分享活動,團體可說是總動員參與。成員們都上下一心,在自己崗位上各盡己職,相信必能慰悅天主,並賜予平安作為賞報。倘若有成員在省察中,覺得自己仍有不足之處,亦不需過於自責,重要的是找到問題的癥結,勉力改善,寄望再有機會事奉時,學習竭力做相稱的工具!

偉大的母親──我們永遠懷念你!

偉大的母親──我們永遠懷念你! 游展邦

今年4月19日,正午時分,母親――劉珍女士,離我們而去!為筆者及家人,傷心和難過,自然是人之常情。但當我們願意從另一個角度去看,我們反而要感謝天主;因為,心力交瘁而體弱多病的母親,能夠活到接近八十歲的高齡,已是難能可貴。況且,身為兒女的我們,能夠與她相伴數十載,亦已感到非常滿足;再加上母親臨終時所受的痛苦,並不算太多,而且去世時面容亦很安祥,我們亦稍稍得到安慰。為一般人看來,母親僅是一位默默耕耘,非常平凡的家庭主婦;但在我們這班與她相處數十年的兒女心中,她是一個絕對不平凡,並且非常偉大的母親。從她眾多值得表揚的事項中,筆者選擇了其中三項,跟大家分享:

(一) 勇於承擔自己所作的抉擇,積極面對,無怨無悔:母親生於一個富裕的農村家庭,不愁衣食,並且有婢女服侍。由於不需要料理家務,她可以專注她的學業,直到十八歲談婚論嫁為止。那年,一窮一富兩家人同時向外公提親;雖然當時仍然奉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制度,外公仍然願意尊重母親的意願。母親心裡十分明白:作為富家的少奶奶,富裕及舒適的生活可以持續;反之,她要面對一個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祖父是一個以買賣雞苗為生的貧農,所以,父親因家貧,十七歲已出香港謀生。奢華的享受並非母親的理想,而她却嚮往香港的城市生活。因此,經過內心不斷的掙扎,她毅然作出決定,嫁入這個貧農的家庭。正如她所預料,她即時要面對一個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作為一個貧農的媳婦,服待翁姑、煮飯、破柴、擔水等等,自然變成她份內的工作。幸而,幾位待自閨中的姑姐,非常體諒母親的處境,盡力協助她處理家務。另一方面,母親要面對生活質數的急劇下降;從前吃飯,餐餐都必有魚有肉,而現在卻是鹹魚青菜;從前所住的是華堂大宅,而現在卻在破舊的屋舍中棲身,每當下雨天,都必滿地泥濘。不久,隨父親到香港生活,又要面對另一全新的挑戰:就是獨立處理家務。她要開始學習燒飯做菜。從後來的分享中,她透露當時所遇到的困難和挑戰。由於從未接觸過,怎樣才算水滾也不懂;父親因身體不適,想吃點粥,但她却煮成飯等等……還有許多其他相類似的事情,在此不一一摘錄。試想像,一個嬌生慣養的農村姑娘,突然要面對這個翻天覆地的改變,她內心所面對的壓力是何等大!挫折感是何等強!她如何能適應? 母親深深知道,這是她自己的抉擇,她必須勇敢去承擔。所以,她積極去面對和克服所遇到的困難,堅忍不拔,無怨無悔。透過不斷的學習,並且跨越所面對的困難,她終於能夠成為一個「入得廚房,出得廳堂」的家庭主婦。

(二) 作為母親,她在兒女心目中是何等偉大:假若大家先瞭解筆者的家庭狀況,相信必會認同我們這個看法。筆者的長兄,十三歲開始出現精神病的徵狀,經醫生診斷,證實為精神分裂症。發病初期,病情頗為嚴重。由於他的病,對家庭造成的滋擾,相信不必筆者多說,大家已經心中有數。面對最大的衝擊,並且心中感到最難受的,必然是筆者的母親。在處理由於他的病所衍生的問題上,她消耗的心力,實在難以估計。四妹在不足週數時,突然出現高熱的徵象。由於上世紀五十年代,醫學並不如今天的進步,以至高熱的徵狀,拖延了一段頗長的時間,醫生才能確診為腦膜炎。雖然經過治療,熱症已退,但大腦的功能已受到嚴重的破壞,智力遠不及一個弱智的兒童;起居飲食,甚至大小二便都需要人照顧。母親並沒有選擇將她拋棄,反而盡心盡力,不離不棄的予以照顧。直到她二十五歲,才透過一位神父的轉介,被澳門教會一所傷殘人仕院舍收容。母親這二十多年來所付出的心力,實在難以想像。筆者自己在學生時代,由於逞強好勝心作祟,在學業上過度催谷自己,終於出現嚴重神經衰弱症候。其後身體不斷受毛病所困擾;自然,母親又要消耗不少精力,來關注和照顧筆者的健康。單單照顧筆者三兄妹的需要,幾乎已經完全耗盡母親的心力。而現實不止如此,她還要協助父親,挑起家庭生活的擔子。由於要照顧筆者幾兄弟供書教學的需要,父親在資金短缺下,開設了一間疋頭店。為了節省開支,母親必需全職協助;更且身兼三職:包括清潔煮飯、處理店舖的帳目,及在需要時擔當銷售的角色,可說是忙到不可開交。而我們當時家住紅磡,祖母負責在家中照料我們的起居飲食,母親因為不忍心年老的祖母負擔過重,幾乎每天都在百忙中,抽空返家料理家務,然後匆匆地趕返店舖。其後從她的分享中,她提到當年匆匆往返住家和店舖的時候,心中那份急迫的感受,令她在橫過馬路時,都忘記了顧及自己的安全。切身處地,大家試想象,母親當時身心所受的壓力有多大,負荷有多沉重。難怪不到五十歲,她已經心力交瘁,出現精神萎靡的徵狀。然而,母親仍堅持:作為母親,為家庭,為兒女付出她的所有,她感到無怨無悔!

(三) 待人接物的態度:母親心地慈祥、和藹可親;並且出自真誠去關心別人,所以到處都受到歡迎。她性格非常樂觀,不論遇到順境或逆境,面上常展露笑容;再加上她有驚人的忍耐力,所以能夠承受,在人生旅程中,一浪接一浪的衝擊。待人寬厚亦是她與生俱來的恩賜:她不會記仇,容易原諒人,甚至別人得罪了她,她反而主動地跟人修和。當她知道別人有需要時,會盡心盡力協助他解決問題;常在自己不足之中,與人分享財物。雖然她待人非常慷慨,但自己卻堅持奉行節儉的美德。她是一個善於締造和諧的「魯仲連」:當家庭、親戚或鄰里間出現紛爭的時候,往往她的出現,都會使「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從上述分享中,相信大家都會認同:雖然當年母親尚未認識,並且信從主耶穌,但她的言行表現,卻已暗暗契合基督徒的精神。主耶穌說:「基督徒是地上的鹽,世界的光」;母親就能在她身處的環境中,發光發熱,影響所接觸到的人。全知全能的天主,並不會捨棄一個,在言行上契合祂旨意的人。因此,在兩年前,已經為母親安排好一個皈依的計劃。2004年6月下旬,母親突然出現中風的徵狀。得到天主的眷顧,經醫生診斷後,程度只屬輕微;身體並沒有受到很大的損害,並且很快地逐漸康復。然而,這次中風使她正視死亡這個問題,使她反思生命的意義。從前不熱衷於信仰的她,態度突然轉變;她變得樂意去聆聽筆者,向她分享的福音訊息。透過筆者的安排,她參加了一個基督徒團契,並於2005年9月接受了浸禮,分沾主耶穌所應許的救恩,獲得一個豐盛的新生命。因此,筆者深深地相信,今天母親的靈魂已在天國,並正承受天主為她,早已準備好的那份永恆福樂!並且筆者熱切地期盼,於不久的將來,在天家中與母親重聚。
 
最後,筆者要向慈悲的天主,表達衷心的謝意,因為祂賞賜母親這段豐盛的人生經歷,筆者和家人因著她深感光榮!

(2006年4月26日,母親守靈祈禱會見證分享)

真福何在?

真福何在?                        游展邦

『找到天主是福中之福』這金句,近年經常被用作宣傳福音的標語。然而,人會質疑:「究竟福在哪裡?」的確,世俗人都以名利和享受,作為衡量幸福的標準財富真能帶來幸福?身處這縱慾主義抬頭社會,追逐物質放縱肉慾,已變成人生的追求目標。可惜,盲目追求,最終造成心靈極度空虛。況且,追逐過程中出現的焦慮、挫折、衝突、良心責備等……,令心靈不斷受煎熬。此外,還要面對生死的無奈;加上被貪婪、自私、驕傲、嫉妒等罪性所勞役,導致經常忐忑不安。難怪抑鬱症及精神病發病率,近年不斷攀升。這樣看來,名利和享受絕不能滿足心靈的渴求,反而帶來極大困擾。那麼,真福何在?天主藉耶穌賜予的真福── 心靈平安。

帶平安給世人,是耶穌的使命和切望。為此,甘願在十架上捨生傾流寶血,滌淨世人的罪污;使信從的人,擺脫罪惡,領受新生命。獲享重生的人,藉聖神得勝罪性和私慾,逐步被導入平安

為內心忐忑的人,平安確是無價寶。因為源於聖神,是天主同在標記是持久的除非刻意違逆主旨,或放縱私慾,不會突然消失。除了罪惡,沒什麼能將它與心靈隔絕它不因外境變遷而改變,卻在困境中,臨在明顯。在內心發揮效果,超乎意想,令人非常滿足此外,會隨靈命成長,不斷增長,陪伴着面對死亡,並延入永生

這份平安,既是天主藉耶穌,賜給信從的人為什麼,並非每位信友,都曾經驗過?問題在於信友自己。天主無條件,將這恩寵傾注在他們心中可惜,他們卻不願意轉向天主,放下執著去迎接透過聖洗,信友領受聖神。祂的德能,能否施展,視乎他們願否合作;願意的,得着能力戰勝私慾,否則仍然是奴隸,不能經驗平安。以下分享兩個與聖神合作的方法:

〈一〉       學習背十架;痛苦是漂煉心靈最佳方法,可惜,一般人多以無奈、埋怨、甚或逃避來面對,致苦上加苦。耶穌教導我們學習祂,勇敢迎向痛苦。為順服主旨,不怕犧牲,全心信賴祂,努力盡本份,並安心忍耐這樣,內在不斷更新,心靈逐步淨化,平安必逐漸湧現。

〈二〉       堅持實踐聖言:耶穌說:「如果你們固守我的話,就確是我的門徒,也會認識真理,而真理必會使你們獲得自由。」(831) 按主的教導,只認識聖言,是不足夠。要堅持實行,才能驗証它的真實和可行,體會發揮的效果 ── 心靈自由。但必須認真學習。培養每日閱讀聖言習慣,能為實踐奠立基礎。在這基礎上,隨學隨用,持之以恆,終能結出豐盛果實。


綜上所述,找到天主真是福中之福! 

邪淫──「成聖」 的絆腳石

邪淫──「成聖的絆腳石                         游展邦

廿一世紀初是科技發展的里程碑人類文明漸臻高峰遺憾的是,縱慾主義不斷抬頭;色慾的氾濫尤為嚴重:正確性觀念受歪曲,濫交程度令人咋舌。上世紀70年代,接觸到的色情媒介,僅包括書刊及電影。時至今日,已被傳播速度快、影響深遠的光碟和互聯網等所取代,不僅荼毒青少年的身、心、靈;對信友的貞潔觀,亦構成深遠的影響。十誡中「不可姦淫」,清晰規範信友的貞潔操守。可惜新一代的信友,對姦淫的理解,已變得混淆不清:姦淫的意義,只指向強姦、亂倫等刑事罪行。所有婚姻以外的性行為,例如姘居、婚前性接觸、同性性行為等等……,已逐漸變成灰色地帶,甚至合理化。聖經卻清晰的說:「不論是犯邪淫的,行不潔的,……在基督和天主的國內,都不得承受產業。」(5:5)

為虔誠信友天國得失,非同小可。為何行邪淫的後果如此嚴重?信友蒙召走成聖路,為獲享基督所賜的平安。(參格前715b) 憑信德,透過洗禮,信友領受聖神。在不斷試煉中,仰賴聖神,克勝罪性和私慾,靈命得以淨化,平安逐漸湧現心中。然而,陷於邪淫的信友,平安可以瞬息間消失。因為信友的身體是聖神的宮殿;而邪淫是唯一干犯身體的罪行 (參格前618-19)。聖神被逼離開,窒息成長中的靈命。拒絕悔改的,成聖希望頓成泡影。由此可知,邪淫與成聖誓不兩立,不可並存!

按天主創造的美意,人在忠貞互愛的婚姻生活中,已能享有靈慾的滿足。為何人仍要選擇度邪淫生活?或許色慾誘惑,確是難以抗拒;加上人性的貪婪,致使失卻理智,只知尋求短暫的快感;沒料到要承受如此嚴重的惡果:不忠於配偶的良心責備、不潔接觸所致的疾病、意外懷孕的煩惱,不正常關係所致在感情上、家庭上或金錢上的糾紛。反觀,與聖神合作的信友,透過節制、持守聖潔,終能擺脫邪淫惡慾,獲享平安。因此,邪淫與成聖猶如魚與熊掌,決不能兼得。

  縱使決志棄絕邪淫,但與生俱來的罪性,令信友在誘惑前,都非常軟弱。單靠決心和勇氣,必徒勞無功;只有依靠聖神,才能克治邪慾,持守貞潔!以下分享一些與聖神合作的經驗:

悔改:
陷於邪淫的信友,必須誠心懺悔,決志棄絕,讓聖神重臨心中,賜與恩寵,度聖潔生活。

抗誘惑從思想開始:
耶穌說:「凡注視婦女,有意貪戀她的,他已在心裏姦淫了她。 (5:28) 由此可知,罪的形成,是從思想孕育。假若放縱思想,到付諸行動的階段,人已變得軟弱,無力抗拒誘惑。因此,抗誘惑最佳時刻,是它在思想萌芽的階段。因為,遇到誘惑,必先經明悟同意,罪惡才開始孕育,而良心必會忐忑;若能即時察覺,加以抗拒,內心會隨誘惑消退,重現平安。

屬靈武裝:
要抗拒誘惑,靈魂必須佩戴抗誘的裝備:祈禱和聖言。恆常祈禱能與天主保持緊密聯繫,提高對誘惑的警覺性。 然而,要擊退魔鬼,必須依靠主賜的屬靈武器:聖言。耶穌三退魔誘的事例,聖言發揮關鍵的作用。

聖經的真理,歷久常新,不隨時代演進而改變;因此,邪淫是成聖的絆腳石――這個事實,是永遠不變的。渴望成聖的信友,必須取捨!您會如何抉擇呢?


成熟的信德――您是否渴求?

成熟的信德――您是否渴求?      游展邦

主內的弟兄姊妹們,你們是否認為,當年在聖洗聖事內,誠心宣認了信德,就可以獲取得救的保証?若然,筆者認為,這種想法未免過於樂觀。基督徒在漫長的天路上奔跑,信德必定會受到考驗;當遇到困難,甚至迫害的時候,信仰能否堅持不變呢?憑藉信德領受入門聖事(洗禮),僅僅標誌著一個屬靈生命的誕生,猶如一粒種子剛剛萌芽生長;是否可以成長結實,要視乎它能否經得起風吹雨打的考驗。主耶穌在撒種比喻中,所提到落在淺土和荊棘中的種子,就是比喻,那些在信仰路途上,經不起困難和誘惑考驗的信友,他們最終都與天國無緣。由此可知,信德必須受過不斷嚴峻的考驗,才能逐步成長,最終結出救恩的果子。正如聖經所說:「為此,你們要歡躍,雖然如今你們暫時還該在各種試探中受苦, 這是為使你們的信德,得以精煉,比經過火煉而仍易消失的黃金,更有價值,好在耶穌基督顯現時,堪受稱讚、光榮和尊敬。 」(伯前16-7)
信德既然要受過考驗,才能成長結實。那麼,怎樣才算是經得起考驗,而漸趨成熟的信德?它包含著什麼元素呢?筆者嘗試從過去經驗的總結,和對聖經淺陋的認知,作簡略的探討。成熟的信德必須包括下列的元素:
() 絕不懷疑:  耶穌曾對門徒說:『你們對天主當有信德! 我實在告訴你們:無論誰對這座山說:起來,投到海裏去! 他心裏若不懷疑,反相信他說的必成就,就必給他成就。』 (11:22-23)
而雅各伯宗徒亦曾提醒信友,向天主祈求時,要有不懷疑的信心。他這樣說:『不過,祈求時要有信心,決不可懷疑,因為懷疑的人,就像海裏的波濤,被風吹動,翻騰不已。 這樣的人,不要妄想從主那裏得到什麼。』(1:6-7) 從上述聖經的教訓,我們可以得知,成熟的信德,必須發自內心至誠的相信,沒有半點的懷疑。這種信心的可貴之處,在於不須親眼看見;並且,它的光芒,在困境中,甚或生命受到威脅時,才顯露無遺。阿巴郎是我們學習信德的好榜樣,他對天主的應許,毫不懷疑的相信,而且毫無保留的交出自己,為奉行祂的旨意;得到天主悅納,被稱為信德之父。
() 以愛德作後盾:  保祿宗徒曾說:『我若有全備的信心,甚至能移山,但我若沒有愛,我什麼也不算。(格前13:2b) 他明確的指出,信德必須有愛德作為後盾,才算是有價值的。我們可以從積極和消極兩個角度去理解:在消極方面,我們因著愛天主,願意接受祂的考驗;全心信賴祂的安排,在磨難中不斷更新。而在積極方面,我們相信天主是愛;為了討祂的歡心,願意全心奉行祂的旨意去愛人聖母瑪利亞為我們樹立了信中懷有愛的好表樣,她相信了天主藉天使傳給她的說話,知道年老的表親依撒伯爾懷了孕,就立即動身去探望並服侍她。
() 常懷希望:  聖經格林多前書帶給我們一個非常值得鼓舞的訊息:『 所以,凡自以為站得穩的,務要小心,免得跌倒。 你們所受的試探,無非是普通人所能受的試探;天主是忠信的,祂決不許你們受那超過你們能力的試探;天主如加給人試探,也必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夠承擔。』(格前10:12-13) 如果我們能抓住這個應許,對天主的愛和祂的大能,抱著絕不懷疑的信心;那麼,儘管所面對的考驗有多嚴竣,我們是永遠不會感到失望的。甚至當我們要面對死亡,我們仍然懷有希望,因為主耶穌曾應許,賜予永生給信從祂的人。(6:40) 保祿宗徒在他的傳教生涯中,所面對的困難和危險,可說是多不勝數。但他憑著對天主堅固的信德,仍能說出這樣的話:『我們在各方面受了磨難,卻沒有被困住;絕了路,卻沒有絕望。』(格後4:8)
() 經得起考驗: 成熟的信德是奠基在穩固的基礎上。因為它曾經歷持續,而且嚴竣程度不斷遞增的考驗,才逐漸陶成。正如主耶穌所提到,建在磐石上的房屋一般;不論強風和暴雨如何猛烈,仍能屹立不倒。因此,懷有成熟信德的信友,多能勇敢而不畏縮地迎向試煉,不斷更新,最終能堅持到底,摘取生命的花冠。
() 有內心的平安作印証: 由於對天主全心的信賴,懷有成熟信德的信友,內心常能保持安寧。這份平安不會隨著外境的變遷而動搖;當面對困難和考驗的時候,既不憂慮,亦不懼怕,更不會逃避;內心祇效法主耶穌面對十字架的態度,就是:輕看十字架的痛苦,只專注苦難後復活的光榮。故此,常能活於現在,安心且努力的,去跨越所面對的考驗。

從上段的描述,可以看到,成熟信德,確實值得基督徒去渴求的,因為它是進天國的必備條件。但是,我們必須明白,縱使奮力去追求,亦不可能一蹴即就;更加沒有捷徑可以走。因為,成熟的信德是經過不斷的磨煉和考驗,才逐漸孕育而成。既然如此,怎樣才可以培育一份成熟的信德呢?它是天主按不同人的需要,透過不同的試煉方法,賞賜給人的恩寵;但人必須要積極回應,才能領受。那麼,應該怎樣回應呢?筆者願意跟大家分享一些屬靈經驗:

() 恆心祈求:
主耶穌說:求就會得到,但必須要有恆心。況且,我們深信,祈求一份成熟的信德,必定符合天主的旨意。因此,懷著渴求的心,發自摯誠的禱告,並持之以恆,必定能夠獲得天父的俯聽,賞賜給你所渴求的信德。

() 建立穩固的靈命基礎:
基督徒信德的對象就是天主;因此,要培養一份堅固的信德,必須首先認識祂和祂的教訓,與祂建立一份密切的關係,才能得著力量去接受考驗。我們可以從下述幾方面著手:

(1)    祈禱:恆心祈禱的重要性,上述已經提過,在此不再贅述。

(2)    聖言:實踐聖言是驗証真理的不二途徑;讓我們體會到天主的臨在和祂的應許是如何真確;使我們的信德基礎更趨堅固。因此,勤讀聖言及隨後的勉力實踐,是培育信德的必要條件。

(3)    團體:成熟信德的陶成,必須先接受不斷嚴峻的考驗。當信德還在萌芽的時刻,單獨去面對一連串的考驗,絕對不容易承受;必須要有同行者的支持,才能渡過這個脆弱的階段。一個彼此關愛的團體,就能發揮這種支持的力量。

() 培養一份面對磨難的正確態度:
無論是否願意接受,都必然要面對痛苦。埋怨與逃避只會加添痛苦。如果我們能全心全意倚靠天主,勇敢迎向磨難與困苦,學習不埋怨、不逃避,只專注於磨難過後,靈命的成長和來自天主的賞報;並且竭盡本份去克服當前的困難。這樣,每次跨越考驗之後,都必定能夠體會到:信德又成長了一分!


最後,筆者懇切為所有主內的弟兄姊妹,向天父祈求一份對成熟信德的渴求;願天父自高天鑒察您們的誠意,賞賜您們一份既成全,又完備的信德!願讚頌和光榮歸於天主,至於無窮之世。亞孟。 (2006年初春)

如何叫平安在心中作主?

                          如何叫平安在心中作主?                          游展邦

「我把平安留給你們;……我所賜給你們的,不像世界所賜的一樣。」(14:27)。世界能賜怎樣的平安?難道防彈裝備甚至反導彈系統,就可消除威脅生命安全的掛慮?將財物放在保險箱內,就能徹底安心?又難道心理輔導求神問卜就可消除內心困擾?由此可知,世界所能給予的保障,是短暫的、物質上的、表面的、亦是不切實際的,不能給予靈裡平安。耶穌洞悉人靈渴求,透過十架犠牲為信從的人,爭取了這份內心平安﹗

與世界能給予的相比,主賜的平安超乎所想所求。它與信愛並存,讓我們體會天主臨在 ───「厄瑪奴耳」!既持久且穩定滿全靈性渴求不易受私慾干擾;在磨難中、甚至面對死亡,臨在尤為明顯。

既然主許諾的平安如此豐盛,為何不少信友經驗的,只是短暫而不穩定?大多在祈禱過程中、行善功後、分享中得慰藉、或領聖事後……等等;然而,隨情緒波動、受俗務煩擾、與人交往產生衝突、甚或陷於誘惑……,平安立時消失究其原因,信友雖憑信德,藉聖洗而得罪赦,靈魂卻仍處於內外受敵的狀態,成為經驗平安的障礙。內受與生俱來的私慾纏擾,外則被災禍的恐懼,世俗掛慮……等壓迫。平安的持久和穩定,視乎靈命淨化信德鞏固的程度﹗要靈命淨化信德鞏固,背十架跟隨主,並勉力實踐聖言,是耶穌傳授的不二法門保祿說:還要叫基督的平安,在你們心中作主;……(3:15)。這訊息提示:人必須合作,才能得平安上述提到背十架並實踐聖言,在走天路過程中,都要堅持﹗但不同階段,有不同實踐方法:

初段:屬於剛起步,靈命還處於嬰孩階段,平安的感受頗為陌生因此,必須忍耐,以圓滿的平安臨現心中,作為渴求的目標;勉力學習並實踐聖言,好能認識真理,以獲得心靈的自由。(8:31) 同時,學習認識自己的十字架,積極背負,跟隨耶穌。

中段:步入這階段,私慾已受制約,刻意違逆主旨機會相對少,平安的臨現較穩定。然而,尚有些根深蒂固弱點,易受攻擊,致心中忐忑因此縱使百忙中,盡可能讓內心安靜,作簡短卻認真反省,求聖神光照有錯立時悔改軟弱,求主扶持,讓平安繼續在心中作主。

未段:到達這階段,靈魂已相當淨化,信德亦非常鞏固,內心湧現明顯而穩定的平安換句話說,天國已臨現心中﹗雖然如此,仍應效法保祿的謙卑,繼續努力向前,(參斐3:13-14) 並勉力跟人分享這寶貴經驗


信友蒙召,是為與主相通,分享祂賜豐盛平安﹗然而,須與聖神合作,擺脫私慾桎梏,才能叫平安在心中作主﹗

「信德年」談信德

「信德年」談信德                                    游展邦
       
  信德是所希望之事的擔保,是未見之事的確證。」(11:1)  在這基礎上,筆者嘗試作稍詳細的詮釋。為信友,所希望的是目前未能掌握的事,包括主應許的永生、磨難中的護佑、肉身需要的照顧...,信德已為此作了擔保:這些事必會實現!未見的,是當下已存在,但知識和理智未能達至認知的的事,包括天主的存在、祂啟示的真理...,因著信德,我們已掌握這些事確實存在的證據。

  藉着信德,透過洗禮,信友才可領受充滿聖神的新生命,踏上成聖之路。 旅途中要受魔鬼不斷攻擊,信德成為抗擊魔鬼的必須屬靈裝備,護佑信友安抵天鄉,正如聖保祿所說:「此外,還要拿起信德作盾牌, 使你們能以此撲滅惡者的一切火箭。」  ( 6:16)  如此看來,信德的重要,在於為信友奠立永生的根基,是天主白白的恩賜;但耶穌要求它必須建築在「不見而信」的基礎上因為肉眼相信的,是見到的事, 卻不能進入內心 : 尋不到天主。信德的眼所信的, 雖然見不到,卻是基於實踐福音, 體會主臨在的經驗。這些經驗,隨靈命成長,不斷深化和提升,導入與主緊密結合的平安中。 難怪主曾對多默 : 「那些沒有看見而相信的,才是有福的。」 (20:29b)

  耶穌說:「如果你們有信德像芥子那樣大,即使你們給這棵子樹說:你連根拔出,移植到海中去!它們也會服從你們的。」(17:6) 這意味不必很大的信德,已能發揮驚人效果!然而,它要求信靠的程度非常高:絕不懷疑。不論環境如何變遷:外如驚濤駭浪、天崩地裂;內如私慾肆虐、憂恐交迫,對天主仍懷有最後的信任!若然,憂慮和恐懼必一掃而空,結出當下平安的果子。聖母是學效信德最佳榜樣;當她得悉被選為救主母親時,已意識到未婚懷孕的後果:被石砸死。但她對天主的護佑深信不疑,才可說出:「看!上主的婢女,願照你的話成就於我吧!」(1:38)

    耶穌說 : 「所以凡聽了我這些話而實行的就好像一個聰明人把自己的房屋建築在磐石上: 雨淋、水冲、風吹,襲擊那座房屋,他並不坍塌, 因為那基礎是建在磐石上…… ( 7:24–27)  的確那些恆心學習,並勉力實踐聖言的信友是將信德,建築在耶穌這塊穩固的磐石上 經得起嚴峻考驗靈命不斷更新而淨化今生得享主許諾豐盛的平安來世有份參與天國盛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