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5日 星期三
屬靈戰爭 (2008 聖心月上旬)
要構成一場名副其實的戰爭,最基本的條件,必須包括對敵雙方和決戰的戰場。那麼,何為屬靈戰爭?稱為屬靈,不難意會決戰的戰場,並非在這物質世界,亦非血肉之軀間的互相殘殺,而是在人靈裡的交戰。與我們靈魂抗爭的是靈界的惡魔――撒旦和牠的使者,聖經稱為魔鬼。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要在這場靈界的戰爭中,掌握勝算,必須先認清敵人的身份,牠攻擊人的目的和所耍的技倆。按默示錄的啟示,魔鬼是以撤旦為首,背叛天主的天使集團。出於嫉妒,積極反對天主救贖人類的計劃,而背棄天主;為以彌額爾為首,忠心於天主的天使集團所打敗,被趕離天庭。可是,仍然死心不息,並積極致力於,以迫害主耶穌和祂所建立的教會為目標。(默12:1-18) 至於牠攻擊人的目的,就是嫉妒人與天主的和諧關係。因此,牠不惜任何代價,都要令人神的關係破裂,使人失掉天主所賜的平安。這場人魔的交鋒,早在創世之初已揭開戰幔。人類卻初嘗敗績:原祖受魔鬼的誘惑,違抗天主的命令,偷吃了禁果,被趕出樂園,使人神的關係斷絕。由此,罪惡與死亡進入了世界,人世世代代,都被與生俱來的罪性和私慾所捆綁,失掉了天主所賜內心的平安。
然而,無限慈愛的天主,並沒有因人類的叛逆,而捨棄他們,反而差遣祂的獨生子,耶穌基督降世,徹底瓦解了,魔鬼憑藉罪惡,操控人類的黑暗勢力!並為補贖人類的罪咎,願意捨掉自己的生命,使凡願意信從祂的人,得以從罪性和私慾的奴役中,獲得釋放,由黑暗中進入光明,重獲天主所賜的平安。可是,直到主的再臨,魔鬼仍然非常活躍,不斷施以誘惑,企圖阻礙人,透過信從主,而獲得平安。
至於魔鬼所耍的技倆,可說是無所不用其極!聖經這樣說:「你們要節制,要醒寤,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咆哮的獅子巡遊,尋找可吞食的人,…… 」(伯前5:8) 魔鬼洞悉人最脆弱的地方:就是被與生俱來的罪性和私慾所捆綁;在誘惑之前,人顯得非常軟弱,毫無抵抗的能力,唯有一再跌倒,成為罪惡的奴隸,被魔鬼所操控。為達到操控人的目的,牠所耍的手段,層出不窮;其中最慣常使用的,有以下幾種,現分述如下:
(一) 磨難: 魔鬼經常透過持續的痛苦來折磨人,企圖打擊人跟隨主耶穌的意志,使人的信德動搖,甚至產生埋怨,最终離開天主。約伯是受魔鬼威逼的最好例子;除了奪去他所有的財產外,魔鬼還使他失去至親的子女,繼而令他從足踵到頭頂,都長滿了毒瘡,目的是要他埋怨而離開天主。
(二) 利誘:魔鬼看透人崇尚物慾、貪慕虛榮的心態,經常以錢財、享樂、情欲、權威等來施以誘惑,令人無法抗拒,選擇離開天主,成為物慾的奴隸。在主耶穌三退魔誘事件中,會找到很好的例證:魔鬼把祂帶到一座極高的山上,將世上的一切國度及其榮華指給祂看,並許諾將這一切交給祂,要換取主向他俯伏朝拜!
(三) 哄騙:魔鬼擅長用,似是而非的道理來欺騙人;不但信德薄弱的人容易受騙;信德堅固的人,偶一不慎,也會墮入牠的陷阱。因此,保祿宗徒曾這樣提醒我們:「所以,凡自以為站得穩的,務要小心,免得跌倒。」(格前10:12) 亞當和厄娃偷吃禁果,就是受魔鬼哄騙的好例子。
(四) 附魔:在對觀福音中,可以看到很多,主耶穌從附魔的人身上,驅逐魔鬼的例子;他們身心所受到的折磨,可說是不足為外人道。由於心神軟弱、過份縱慾、或主動招惹魔鬼,開門迎賊等原因,令魔鬼有機可乘,進入他們的靈裡,使他們受到完全的操控,喪失了自主,不但自己受到嚴重的傷害,更被魔鬼利用作工具,騷擾近人的安寧。
自從原祖犯命,與天主隔離,人類因著罪惡,被魔鬼操控,成為他們的奴隸;撒旦的黑暗勢力,因而稱霸整個世界。然而,隨著主耶穌的降生,並在十字架上捨生,完成了救贖工程,帶給願意信從祂的人,戰勝魔鬼的能力;魔鬼的黑暗勢力,遭到徹底的瓦解,因為真光已進入世界,黑暗決不能勝過光。(若1:5) 只要聽從主耶穌的教導,並效法祂的榜樣生活,在對抗魔鬼的爭戰中,就能得著必勝的把握。以下所分享的,就是一些克勝魔鬼的方法:
(一) 聖言:臨陣對敵,要掌握勝算,必須先熟讀兵法。同樣,要擊退魔鬼的攻擊,也必先要熟識聖言。又如惡魔在照妖鏡前,無所遁形;撒旦所施的技倆,在熟識聖言的信徒身上,亦必會難以施展。主耶穌在祂三次擊退魔鬼的誘惑中,就是運用聖言作祂的武器,為我們立下了很好的典範。因此,每日閱讀並默想聖言的靈修生活,為誠心抗拒魔鬼,奉行主旨的人,是一個良好的裝備。
(二) 依靠聖神:聖神是天主賞賜給信徒,得勝魔鬼的力量。然而,必須與祂衷誠合作,對抗私慾偏情,讓平安常在心中作主,才能收到抗魔退敵的效果。若心中稍覺忐忑不安,就必須提高警覺,及時在祈禱中省察,讓聖神光照,並予以矯正。這樣,魔鬼必無機可乘!
(三) 學習背十字架:正如上述已提過,魔鬼慣常用痛苦折磨人,在於打擊他們的信德,使他們離棄天主。學習背十字架,能發揮有效的針對作用:懷著榮主救靈的目的,效發主背十字架的態度,迎向面前的磨難和痛苦,全心依靠主,堅心忍耐,不逃避,亦不埋怨;這樣,若能持之以恆,不但魔鬼的技倆變得難以施展,而且在持久的試煉中,靈命會不斷淨化更新,信德更趨鞏固,抗魔的能力,因而不斷提升。
(四) 度聖潔、簡撲和謙遜的生活:罪性和私慾是人與生俱來,靈裡的絆腳石,最容易受魔鬼利用來攻擊人;其中情慾、名利和驕傲,更令人在被誘惑時,顯得特別脆弱,難以抗拒。因此,恆常度聖潔、簡撲和謙遜的生活,是很有效抗拒魔誘的方法;長遠來說,能為自己築成一道,牢不可破的防線,令魔鬼難越雷池半步!
總括來說,撒旦由於嫉妬人與天主修和,所獲得的平安;亦不甘於在末日,被投入地獄的宿命,因此,直至主的再臨,積極從事誘人陷溺於罪惡的勾當,企圖令所有人,都成為他的陪葬品!所以,凡願意親近天主,奉行祂旨意的人,牠都不會放過。正如經上所說:「凡是願意在基督耶穌內熱心生活的人,都必要遭受迫害。」 (弟後3:12) 因此,魔鬼的狙擊,是基督徒在成聖路上,一塊很難跨過的絆腳石;必須時常提高警覺,全心依靠聖神,運用聖言作為退敵的武器;並效法主耶穌,背負十字架,度謙遜、聖潔和簡撲的生活。這樣,不論魔鬼的技倆如何詭詐,都難以得逞!在往後的屬靈爭戰中,必然穩操勝券! (成文於2008年聖心月上旬)
2009年3月15日 星期日
恩泉與我(4)
轉眼間, 小弟已經有一年半時間沒有在此處給大家分享自己的信仰點滴了! 直到上一個週末(2009年3月14日), 小弟跟隨九龍區某間基督教會, 參加了名為” 結伴同行, 沿途有你” 的交流活動, 內容是探訪位於廣東省清遠市的光明中學. 雖然那次活動跟恩泉無關, 但小弟仍然希望可以在此為大家分享是次難忘的體驗.
首先分享少許背景: 事實上, 小弟是於兩年前透過某位弟兄的介紹, 而認識到那家教會的; 直到現在, 仍會不時抽空參與他們的聯誼或事工, 因此跟那裡的弟兄姊妹日見相熟了, 相信這或許是天主安排小弟, 去作為基督徒走向合一的工具之一吧! 早於二月下旬, 就有一位姊妹邀請我參與了是次的交流活動, 當時小弟認為那既可以擴闊自己的視野, 又可以體驗當地的學習環境, 於是便興致勃勃的決定參加了.
可是, 就在出發當日的早上, 卻遇上了困難. 可能是因為前一晚要上學而晚歸, 而且又要比平日早起床的緣固, 而導致緊張且夜睡不寧, 起床後還得了腹痛及腹瀉. 那時心想帶著如此的狀態, 怎能走如此遠的路程及投入是次的事奉呢? 不如乾脆退出, 留在家裡休息好了. 但正當小弟準備放下行裝, 折返睡房時, 卻忽然好像聽到有把聲音對我說: “你只管出發吧, 不用擔心太多, 因為你已經承諾了參與的, 如果同伴們不能等你時才再想辦法吧! 不然你是會後悔的.” 那時我心想這似乎是天主的聲普, 就這樣, 便決定踏上行程了.
結果, 小弟比原定時間遲了十五分鐘才抵達集合地點 (皇崗口岸), 那時所有同伴已經登上旅遊車, 心想情況似乎不妙了. 幸好, 當小弟辦妥入境手續後, 仍見有一位弟兄在外面等候, 並隨即帶領往登車的地點. 那時小弟感到萬分歉意之餘, 亦感謝同伴們的耐心等候.
經過五小時的車程, 終於抵達了清遠市, 當旅遊車甫駛進光明中學的正門外時, 便見到十數名學生在門內揮手迎接, 小弟登時感覺到被熱烈的歡迎, 那種真誠的款待是平時(特別是在香港)很難得到的. 下車後, 便進食了簡單的午膳, 那是光明中學的學生平時進食的地道飯菜, 並在當日特地為我們訂購的, 雖然味道稱不上可口, 而且有點變冷了, 但對於當時飢腸轆轆的小弟來說, 依然吃得津津有味.
午膳後, 便在三位女學生帶領下, 參觀他們的校舍. 他們的課室環境雖然比較簡樸, 但設備尚算齊全, 所用的書本在紙張及印刷質素上雖然比較粗糙, 但小弟依然看得入神; 心想在那種撲素且清靜的氣氛下, 相信可以營造一個相當不錯的學習環境. 透過參觀光中校舍, 讓小弟有重返校園的感覺, 加上那三位女生的耐心講解, 更將那份體驗進一步加深.
參觀過後便是遊戲時間了, 起初小弟仍難掩倦態而不大投入; 但當到了一個名為” 找尋同行者” 的環節時, 便感到天主彷彿給了自已一份力量, 去投入接下來的活動. 在遊戲中, 每人被分配擔當一個角色, 例如學生, 家長, 教師或教練等, 要面對四個挑戰或難題, 然後要各自尋找同行者及一位見證人. 比方說, 小弟的角色是學生, 其中一個問題是假設正面著升學或就業的抉擇時, 便要找兩位屬於家長角色的朋友來商量, 作為遊戲中的同行者; 稍後, 再有另一位弟兄需要找五位同行者結伴在操場跑兩個圈, 小弟便被邀請, 並且身體力行, 去跟他們跑圈…. 透過這個遊戲, 不但令小弟更能跟當地的學生打成一片, 而且在交談中, 亦能領會到當他們面對前途的抉擇時, 有著怎樣的看法, 那些對小弟來說, 都是挺新鮮的體驗.
當日晚飯後, 便是分享聚會的環節, 並移師到學校的多媒體室進行. 聚會的首段是電影欣賞, 放映一齣有關力克(Nick Vujicic) - 一位天生沒有四肢的澳洲青年之證道片集, 講述他在逆境中如何面對及找到生命中的同行者.在這環節裡, 學生們都看得相當入神. 當電影播放完畢後, 其中一位舊男生出來分享, 以自己的經歷來道出生命是好比挑戰賽, 困難及不如意事少不免, 但只要我們相信, 凡事都會有神派遣天使來守護著我們, 我們就不必驚怕或氣餒…那時小弟感覺到, 一位年青的學生, 有著跟我們不同的信仰背景, 便已經有著如此堅强的信德, 實在是十分難得的; 同時也可以藉著他的分享, 作出個人的反思.
分享過後, 小弟跟其中幾位女舊生交談, 分享她們的生活點滴, 並發現她們原來是要離開自己家住的鄉鎮, 來到清遠市求學的, 一年裡面跟家人團聚的日子並不太多; 而其中有位來自外省的女生, 更因為家庭經濟問題, 畢業後四年才就讀大學的一年級, 而且也是離鄉背井. 透過跟他們的交談, 讓小弟發現到自己比他們幸福, 因為現時每週也至少有三天可以跟家人見面, 是應該感恩的. 同時, 小弟亦感受到學生們在大家也是離鄉別井之時, 也能夠互相彼此扶持, 是十分難得且值得學習的. 晚會約於十時半結束, 那時學生們回宿舍, 而小弟則隨同教會的朋友回酒店休息. 當日的聚會對自己體會很深, 更想將自己也融入學生們的生活當中. 不過, 當時小弟仍有一個顧慮, 就是希望找到當地的天主教堂的所在地, 然後於明日早上暫時 “離團”, 去參與彌撒, 彌撒後再跟教會的朋友會合.
經過一晚的休息後, 第二天的精神狀況好轉了, 而小弟亦決定暫時放下找尋天主堂的行動, 跟隨大隊到當地的基督教會參與主日崇拜, 餘下的行程就順從天主的安排吧! 崇拜的地點是市內的一家基督教堂, 入口處雖然不算很宏偉, 但內裡卻非常寬敞, 裝潢雖然簡單但富有宗教氣氛. 在崇拜其間, 女傳道人分享了兩篇聖經, 分別是耶穌在客西瑪利(革賣瑪尼)山園祈禱時, 隨行的門徒卻睡著了, 耶穌於是喚醒他們, 並提醒他們時刻要醒悟祈禱, 免得陷入於誘惑…(瑪26:36-46)至於另一段聖經, 是當耶穌首次向門徒宣佈要受難至死, 但第三天復活時, 門徒彼得(伯多祿) 强行制止, 耶穌於是說:” 撒殫, 退到我的後面去…”(谷8:31-33) 雖然那兩段聖經是以基督教的方式描述, 但仍能讓小弟反思到平時生活裡, 很多時都以繁忙或疲倦為理由, 而把祈禱, 服務或事奉推搪掉, 去爭取個人的休息(好像前一天考慮過退出是次交流行時一樣); 然而, 耶穌卻要我們時刻醒悟, 究竟我們能否因著神(天主) 的旨意,去維持多一刻的清醒呢? 至於第二篇聖經, 則反思到當生活上遇到不平事時多會抱怨, 以人性的角度作判斷, 因而跟神(即天主)的旨意偏離了. 總括來說, 透過參加是次的崇拜給了自己不少反思, 可以說是收獲良多.
崇拜結束後, 整個交流行活動便告踏入尾聲, 那時我們在教會內再次跟光明中學的學生會面, 除了交談外, 還把握分秒去拍照及互相交換聯絡資料; 然而, 告別的一刻終要來臨, 於是學生們把我們送到教會門外. 登上旅遊車前,小弟逐一向送行的學生握手道別, 當時的難捨之情實在難以形容, 同時亦十分感激他們這兩天的真誠接待; 當旅遊車開走時, 小弟不禁回望著站在教會門前揮手的學生們, 直到他們離開了視線範圍為止; 在回程的路途上, 學生們的親切笑面仍不斷在腦海裡閃現, 短短兩日的行程裡, 已經彷彿跟他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實在是很難得的.
當回到香港境內時, 已經是晚上的七時, 便決定到觀塘的聖約翰堂參與晚上八時的感恩祭, 讓心靈”回歸” 自己的信仰; 在彌撒當中, 小弟再次為是次行程及清遠光中的學生祈禱, 願他們日後的生活裡仍充滿著平安及喜樂, 同時亦感到起初縱使身體不適, 仍决定出發, 是作了對的抉擇; 而小弟最渴望的, 就是在不久的將來再跟他們會面. 天主保佑.
法蘭西 (2009年3月)
2008年4月18日 星期五
怎樣才能解開心結,獲享自由?
「我來,卻是為叫他們獲得生命,且獲得更豐富的生命。」(若10:10b) 這是主耶穌在世時,充滿愛情的許諾!透過祂救贖的恩寵,凡願意誠心悔改,信從祂的人,都必能獲得一份寶貴的新生命。但是否他們都曾體會到,這份生命的豐盛呢?究竟豐盛生命是指向什麼呢?要了解它的內涵,可以從耶穌降生的使命,和祂的言行,這兩方面來探究。主耶穌降生那天晚上,天使向牧羊人宣告喜訊時,所唱的詩歌:「天主在天受光榮,主愛的人在世享平安。」清楚揭示了,祂降生成人的使命。另一方面,祂在受難前,曾對宗徒們,許下如此的承諾:「我把平安留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給你們的,不像世界所賜的一樣。」(若14:27d) 並且,在復活後,顯現給宗徒和婦女們,所說的第一句話,就是:「願你們平安!」(瑪28:9;若20:20 & 26)。上述的經文,足以證明,主耶穌如何切望,將平安帶給世人!由此可知,祂所說的豐盛生命,主要內涵,就是內心的平安。未信主的人,沒有這份經驗,是可以理解的;但為什麼為數不少已經受洗的信友,都不曾得著這份經驗呢?因為信友透過悔改,信從主耶穌,雖然在聖洗聖事內,獲得了罪過的赦免,可是,靈裡仍然受著,與生俱來的罪性和私慾所捆綁,有待更新淨化;換句話說,內裡仍然有許多心結,有待解開。
束縛人內心的罪性和私慾 (以下簡稱罪慾),種類既繁多且廣泛,包括:錢財、虛榮、情慾、仇恨、驕傲、自私、嫉妒、慳吝……… 等等。其中以錢財、情慾和驕傲最為肆虐,令人面對誘惑時難以抗拒。由此不難明白,為何修道人,必須終身持守神貧、貞潔和服從來對抗它們。然而,每個人與生俱來,都有他的局限:面對某些誘惑,顯得特別軟弱,或對某些物慾,特別難以捨割;換句話說,每個人都有他獨特的心結。從主耶穌跟那富少年的對話,可以得到例證:為那少年人,主耶穌提到的誡命,他從少就能遵守;但由於戀棧財帛,拒絕了主耶穌,要求他捨財濟貧的邀請,錯過了跟隨主的機會。(瑪19:16-22)
要獲取主耶穌所賜的豐盛生命,經驗內心的平安,就必須擺脫罪慾的枷鎖,解開心中的死結。然而,怎樣才可解開這些心結呢?筆者嘗試從過去的經驗,配合聖經的教導,跟大家分享一個可行的方法。這方法包括下述三個步驟:
(一) 認知心結:
臨陣對敵時,必須先確認敵人的身份,才能有的放矢,克敵制勝。因此,認識綑綁自己的罪慾,是解開心結,不可或缺的第一步。由於罪慾都源自內心,令心神受到困擾,所以經常留意內心的感受,就不難認清敵人的身份。倘若某些思想,一旦在心中出現,就會令你忐忑不安;或是某些誘惑,你覺得特別軟弱,無法抗拒,就應密切留意,反覆省察,最終必能確認它們的身份,找出困擾心神的根源。
(二) 對症下藥:
俗語有云:「心病還須心藥醫」。聖言,特別是主耶穌的教訓,是克治罪慾的良方。關於聖言所發揮的力量和德能,聖經有以下的記載:「天主的話確實是生活的,是有效力的,比各種雙刃的劍還銳利,直穿入靈魂和神魂,關節與骨髓的分離點,且可辨別心中的感覺和思念。………」(希4:12) 在另一處,也有這樣的記述:「凡受天主默感所寫的聖經,為教訓、為督責、為矯正、為教導人學正義,都是有益的。好使天主的人成全,適於行各種善工。」(弟後3:16-17)
至於主耶穌怎樣教訓我們,克治罪慾,筆者嘗試舉出幾個例子,跟大家分享:
(1) 仇恨
主耶穌教導我們要學習寬恕。祂說:「你們當愛你們的仇人,當為迫害你們的人祈禱, 好使你們成為你們在天之父的子女, ………。」(瑪5:44-45) 又說:「因為你們若寬免別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寬免你們的;……。」 (瑪6:14)
(2) 錢財:
對於錢財的迷戀,施捨給窮人是最佳的克治方法。祂說:「要變賣你們所有的來施捨,為你們自己備下經久不朽的錢囊,……… 那裏盜賊不能走近,蠹蟲也不能損壞,因為你們的寶藏在那裏,你們的心也必在那裏。」(路12:33-34)
(3) 邪淫:
主耶穌教導我們要從思想開始,克治自己的慾念。他說:「你們一向聽說過:『不可姦淫!』 我卻對你們說:凡注視婦女,有意貪戀她的,他已在心裏姦淫了她。」(瑪5:27-28)
(4) 驕傲:
為對抗驕傲這個宿敵,主耶穌要我們效法祂的謙卑。祂說:「凡高舉自己的,必被貶抑;凡貶抑自己的,必被高舉。」(瑪23:12)
伯多祿曾說:「主! 惟你有永生的話,我們去投奔誰呢?」(若6:68) 因此,不論是什麼心結,總能從聖經中,找到對治的方法。
(三) 與聖神合作,對抗罪性和私慾:
由於肉性的軟弱,人但憑血肉之驅,絕對不能對抗罪慾,反會成為它們的奴隸。可是,聖經這樣說:「法律因了肉性的軟弱所不能行的,天主卻行了:祂派遣了自己的兒子,帶著罪惡肉身的形狀,當作贖罪祭,在這肉身上定了罪惡的罪案,為使法律所要求的正義,成全在我們今後不隨從肉性,而隨從聖神生活的人身上。」(羅8:3-4) 又說:「你們若隨聖神的引導行事,就決不會去滿足本性的私慾,………。」(迦5:16) 因此,如果我們能全心依靠,憑藉主耶穌的救贖,所領受的聖神,在對抗罪慾的鬥爭中,就能得著必勝的把握!要與聖神合作,首先必須懷抱,義無反顧的決心;繼而,為表達誠意,還須透過恆常懇切的禱告:祈求聖神的光照並賦予力量,讓我們能領悟聖經的教訓,並能勉力付諸實踐。此外,聖體聖事能滋養成長中的靈命;而修和聖事則可加強悔改更新的動力。因此,勤領聖事,自然成為與聖神合作,的其中一個關鍵元素。
對抗罪慾,令心結得以解開,是一個既漫長,而且非常艱巨的過程。因此,要達到目的,必須努力不懈,與聖神合作,堅持實踐聖言。主耶穌曾說:「你們如果固守我的話,就確是我的門徒,也會認識真理,而真理必會使你們獲得自由。」(若8:31) 在這激烈的鬥爭過程中,痛苦和磨難,必不能避免;我們要堅心忍耐,不逃避和不埋怨,才能跨過這些考驗!其實,痛苦不但不會阻撓,反而能幫助,達致解開心結的目標;因為在痛苦中,物欲對我們的吸引力,會相對降低,並給予我們反省的機會,從而下定決心,繼續勉力抗爭。如果我們能全心全意,並竭盡全力與聖神合作,天主必會體諒我們的誠意,不須待所有心結完全解開,祂所賜的平安,已逐步臨現在我們心中!
解開心結,獲享自由,是主耶穌願意捨棄生命,所渴望帶給我們的禮物!我們願否體諒祂的心意,痛下決心,與聖神合作,對抗罪慾,一嘗祂所賜的豐盛的生命?
(成文於2008年四旬期初)
2008年3月22日 星期六
豐盛新生命,如何豐富﹖
「我來,卻是為叫他們獲得生命,且獲得更豐富的生命。」(若10︰10B) 這是主耶穌給信從祂的人,一個充滿愛情的許諾﹗如此說來,理應每一位信友,都能享有這份豐盛生命。身為耶穌信徒的您,是否感到信仰生活非常豐富﹖如果不曾,是否願意知道豐盛生命的內涵﹖筆者嘗試從過去的信仰生活經驗,分享一些體會和看法。
憑藉信德,透過聖洗聖事,領受了聖神,就是信友豐盛新生命的開始。這份新生命可分為現世和永恆兩個階段。永恆階段是人死後,享見天主的賞報期。它始於人肉身死亡之後;而透過聖經的啟示,筆者深信所享有的圓滿平安和喜樂,是遠超乎所想所求的。但由於對這個階段未能掌握親身經驗,只可以在曾經驗過,或正經驗著的,這個現世階段的豐盛,作出探討。
有別於永恆階段是賞報期,現世階段則為考驗期。這個由水和聖神所誕生的新生命,仿似剛出生的嬰孩。雖然藉著主耶穌的救贖,從前所犯的罪過都得到赦免;但由於受原罪和肉性的拖累,靈裡仍然受罪性(犯罪的傾向)和私慾所捆綁,有待淨化和更新,才能茁壯成長。所以,這個屬靈嬰孩,必須在磨難和痛苦中接受考驗,藉聖神的引導,透過背十字架和持守聖言,與罪性和私慾對抗,讓受捆綁的靈魂得到釋放,獲得自由,平安、喜樂和愛就會在靈裡逐步湧現。這時,信友開始體會到現世豐盛生命的甘飴,並預嘗永恆生命的豐盛(永生的初果),而天國亦已臨現於他們心中。因為保祿論及天國,曾有這樣的說法︰「其實,天主的國並不在於吃喝,而在於義德、平安以及在聖神內的喜樂……」(羅14:17)
關於豐盛生命的內涵,可從它的本質,和在它內的體會、並如何回應天主這兩方面來分享︰
俗世所認為幸福生活的標準,不外乎物質享受、名成利就、事事如意、常能趨吉避凶……,然而,要獲享主所賜豐盛的生命,卻必須背起十字架跟隨祂,在磨難痛苦中淨化靈魂;正如主所說︰「你們要從窄門進去,因為寬門和大路導入喪亡;……那導入生命的門是多麼窄,路是多麼狹﹗……。」(瑪7:13-14) 因此,豐盛生命並不在於物質享受,和慾望得到滿足;亦不在於外在的事物。物慾只會令人陷溺,越加空虛,更會令人對豐盛生命的體會構成障礙,因為主曾說︰「駱駝穿過針孔,比富人進入天國還容易。」(瑪19:24) 外在事物都非常短暫,容易過去,不能滿足心靈的需要。因此,豐盛生命的本質完全在於心與靈;正如耶穌所說︰「你們該在天上為自己積蓄財寶……因為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必在哪裡。」(瑪6:20-21) 又說︰「人縱然賺得了全世界,卻賠上了自己的靈魂,為他有甚麼益處﹖或者,人還能拿甚麼作為自己靈魂的代價﹖」(瑪16:26)
在豐盛生命裡所體會天主的恩寵,往往亦是繼續侍奉天主的回應。試舉信心為例,信心是回應天主的必需元素,但當憑藉信心,在不斷試煉中成長以後,就必會體會到得著一份非常堅固的信德。因此,體會與回應,大多是互為因果,所以在此將他們一併分享。
至於豐盛生命的內涵,最關鍵之處,在於能體會到「厄瑪努耳」︰天主與我們同在。這份恩寵為能體會到它的人,確實是無價之寶;它在人心內的豐盛,很難用言語來形容﹗正如詩人在聖詠23篇所描述︰「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實在是一無所缺……縱使我走過陰深的幽谷,我不怕凶險,因你與我同住……在我一生歲月裡,幸福與慈愛常隨不離;我將住在上主的殿裡,直至悠遠的時日。」
透過每日在靈修中的讀經和祈禱,我們可以與天主密切交談︰懷著熱誠,以讚頌和懇求,表達渴慕尋覓天主旨意的意願;天主則經常透過聖言所帶的信息,予以回應。這樣,一個良好的雙軌道溝通,得以逐漸建立起來。
天主與我們同在的標誌,就是內心的平安。這份平安給予心靈的滿足,並非物慾所給予的,能相比擬;正如耶穌所許諾︰「我把平安留給你們……我所賜給你們的,不像世界所能賜的一樣。」(若14:27) 擁有平安的生命,是非常充實,縱然在孤單中仍不覺空虛。(註1)
這份平安,除了是豐盛生命的主要元素,也是在磨難中能夠歡躍的主要原因。(註2) 關於這一點,保祿是最值得效法的典範;他曾這樣表達︰「所以我甘心情願跨耀我的軟弱,好叫基督的德能常在我身上。為此,我為基督的緣故,喜歡在弱軟中,在凌辱中,……。」(格後12:9-10)
磨難中經驗天主的臨在,體會到平安和喜樂的湧現,對天主的信靠,必然更趨鞏固。這份絕不懷疑的信心,配合「活在當下」的生活態度,令心中的憂慮,得以逐漸清除,心靈的平安,因而更趨明顯。
正如上述曾提及︰內心所經驗的平安和喜樂,令我們體會天國的臨現,預嘗永生的甘飴,自然對永生點燃熱切的盼望;不但在磨難中能堅心忍耐,並且常能準備面對死亡,逐步擺脫對死亡恐懼的枷鎖;正如保祿論及死亡所說︰「因為在我看來,生活原是基督,死亡乃是利益。……我渴求解脫,而與基督同在一起︰這實在是再好沒有了……。」(斐1:21-24) 倘若能達到保祿的境界,面對死亡,不但無恐無懼,反而內心充滿平安,期待享見天主的聖容。
透過勉力學習,並實踐聖言,靈命得以不斷更新而淨化,自然結出愛的果子。(伯前1:22) 由於熱愛天主,為表達渴慕之情,常能懷著熱誠,謙恭地投入禮儀中,在聖事裏與主親近,表達熱切孺慕之情,體會主臨在的甘飴。罪惡能玷污靈魂,使臨在心中的聖神不安;因此,熱愛天主的另一表達,就是積極躲避罪惡,抗拒物慾的誘惑,度聖潔和簡樸的生活。謙卑是熱愛天主的表現,所以,自我貶抑,勉力奉行主旨,是豐盛生命不可或缺的元素。在生活中不斷反省,勇於認錯,勉力更新,讓平安常常充滿心中,是謙卑所結的豐盛果實。愛人是愛天主的必然後果;曾經驗與主同在,而得享平安的人,必會得著一份熾熱的心,渴望將豐盛生命的信息,跟別人分享,切願在黑暗中的人,也能得著這份恩寵﹗正如主耶穌所說︰光必須在人前照耀以光榮天主。
上述提到豐盛生命的內涵,某些是筆者已有體會,而另一些,則為正在努力的目標。由於受言詞表達所局限,恕不能完全反映豐盛生命的真像﹗況且天主的愛是何等廣、闊、高、深,個人的體會,只如瞎子摸象,僅能代表片面和局部的認知﹗雖然這些經驗和體會有所局限,卻是千真萬確的﹗筆者希望讓讀者知道︰主所許諾的豐盛生命,是肯定的;不必等待永生的來臨,在現世已經能享有,正等待大家去經驗,並隨後與人分享﹗
《寫於2008年復活慶期》
附註︰(1) 請參閱筆者另一篇分享稿︰基督徒的幸福何在﹖ (2) 請參閱筆者另一篇分享稿︰磨難中為何仍能歡躍﹖ |
2008年3月15日 星期六
避靜分享 - 與主對話
「主啊…… 主,在嗎您 」
主在。
「談談您為我安排的工作,如何?」
主還在。
「謝謝您給我安排的,但我現在弄不清方向,將來的路該如何走?我怕。」
「放心好了,我的恩寵夠您用。」
「嗯,都交予您。」
「那麼,進修如何?」
「能力給您了,您發揮吧。」
「榮耀只屬您。」
海浪聲帶來了主的平安。
主在。
「主啊…… 主……」
主還在。
「談談那個人,好嗎?您知道我很多時候都想起他。」
「您好像讓我跟他有莫名的感應,還有,我在病房裏等待做手術的時候,清楚感應到他為我禱告。
那種平安,我現在還記得。這是愛嗎?」
「那是我的愛。」
「透過他,傳了給我?」
主笑了。
「感謝您,從來只有你有真正的愛,那真正能悅樂、滿足人心的愛。」
「那我跟他呢,怎樣?您願意怎樣?」
「先陶造。」
「嗯,從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只有在靠近您以後,才能縮短,就像一個三角形,您在最上方……」
「嗯,還是由您先陶造,兩個也要……」
主點了點頭。
「主啊……主……您還在嗎?」
主還在。
「還有您給我的家。你比我清楚問題出在哪兒……
等等,對了,先謝謝您,最近我和家人的溝通比以前好。
原來我是問題根源的一部分,有時候是我太自私、太冷漠了……」
主伴我走了一段路。
「我們一家都會信靠您就好了。其實如果您願意,人心就由您帶領,哪有什麼不可能?」
「有信心就有可能。」
「有。您已有計劃?」
「需要你參與。」
「您要用我的時候,記得提醒我曾答應信靠您。」
「每天清晨再臨,就是你我承諾的標記。」
[主原來每天都工作。]
「主, 還有,姨父的病呢?我該求您什麼呢?
已經到了末期了,讓他們一家有平安的心過渡,還是您顯個奇跡;
讓他康復,我們就都成您的活見證。」
主不語。
「嗯,對了,求您讓愛開花結果。」
主笑了。
[原來憑著信,會看見父神,我知道,這就是愛。]
蘇菲亞 -15/03/2008
2008年2月22日 星期五
磨難中為何仍能歡躍?(羅5:3)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這句梁啟超先生的名句,正正揭示了,痛苦是人與生俱來,既不能逃避,而且非常無奈的現實!可是,從古至今,人總是想盡辦法,去逃避這個無奈的現實!方間種種趨吉避凶的方法,甚至是戴著宗教面具,藉此騙取錢財的技倆,層出不窮。然而,事實証明,痛苦是沒有人能倖免的;人越想逃避,內心就越痛苦。如此看來,生命對人類來說,是無奈與不幸!但為基督徒,?絕對不是!因為十字架賦予他們一個嶄新的角度去看痛苦。
主耶穌曾對跟隨他的人發出這個邀請:「誰若願意跟隨我,該棄絕自己,背著自己的十字架,跟隨我……。」(谷8:34) 祂教導我們,放棄所執著對痛苦固有的觀念,學習祂接受十字架的態度,去面對痛苦:就是順從天父的旨意,愛人捨己,自願上十字架,勇敢去面對,這慘絕人寰的酷刑,所帶來的痛苦。雖然祂要求我們,學習祂的態度去背十字架,然而,為我們最大的福份就是:在痛苦中,祂不會丟下我們不顧。聖經說:「他既然親自經過試探受了苦,也必能扶助受試探的人。」(希2:18) 為此,祂曾作出這個許諾:「凡勞苦和負重擔的,你們都到我跟前來,我要使你們安息。你們背起我的軛,跟我學吧! 因為我是良善心謙的: 這樣你們必要找到你們靈魂的安息, 因為我的軛是柔和的,我的擔子是輕鬆的。」 (瑪11:28-30) 因此,背十字架跟隨主耶穌的人,得著祂所許諾的助佑,不但在痛苦磨難中,能經驗到心靈的平安,而所承受的痛苦,必然沒有想像中那麼難以忍受。
主耶穌復活升天之後,首批被邀請背十字架跟隨祂的人,就是祂的宗徒。他們為了履行主耶穌所囑托,將福音傳遍普世的使命,不斷受到猶太人的迫害,嘗盡了困苦和艱辛 (詳見於宗徒大事錄和他們所寫的書信中)。試舉保祿為例,他曾因反駁那些攻擊他的人,在書信中提到他所受的痛苦:「他們是基督的僕役?我瘋狂地說:我更是。論勞碌,我更多;論監禁,更頻繁;論拷打,過了量;冒死亡,是常事。被猶太人鞭打了五次,…… 受杖擊三次;被石擊一次;遭翻船三次;在深海裡渡過了一日一夜;………。」(格後11:23-29) 相信我們都非常渴望知道,他們抱著什麼心態,面對痛苦和磨難﹖會否感到無奈而發出怨言﹖是否拒絕面對而逃避﹖從他們所寫書信中的分享和教導,可以很清晰看到,他們回應痛苦的態度。保祿在羅馬書中這樣說:「不但如此,我們連在磨難中也歡躍………。」(羅5:3-5) 在另一處,他也有類似的說法:「為此,我為基督的緣故,喜歡在軟弱中,在凌辱中,在艱難中………。」(格後12:10) 伯多祿亦曾這樣教導信友,面對痛苦磨難所應抱的態度:「為此,你們要歡躍,雖然如今你們暫時還該在各種試探中受苦………。」 (伯前1:6-7) 次雅各伯宗徒也有類似的教導 :「我的弟兄們,幾時你們落在各種試探裏,要認為是大喜樂………。」(雅1:2)
你們曾否想過,能以喜樂的態度去面對痛苦?甚或在痛苦中,可以發自由衷的歡躍﹖這種非常人能理解的心態,為什麼可以在人心中出現?筆者嘗試從聖經的教導和宗徒們的經驗作出探討,再結合筆者三十多年來,在健康上受到磨練,所總結的痛苦經驗,歸納出下列幾個因素,跟大家分享:
(一) 磨難中經驗主賜的平安:
在磨難中能歡躍,最關鍵的原因,就是主所應許,賜予在痛苦中,願意信靠祂的人,那份心靈的平安。這個主臨在的標誌,除了給予心靈慰藉之外,更令信心得以鞏固!相信經驗過它的人,都會認同它帶來的安慰,往往是超乎意想之外 (斐4:7) ;不論所承受的是何種痛苦,亦不論外在環境是如何艱苦和危險,內在卻尚能保持平靜。這份內在的安穩,賦予足夠能力,去抗衡所承受的痛苦。
(二) 試煉中得著主必然的助佑:
聖保祿因身上有一根刺(可能是某種疾病),曾三次求主醫治他;但主卻向他許下這個承諾:「有我的恩寵為你夠了,因為我的德能在軟弱中才全顯出來。」(格後12:9A) 因此,在痛苦磨難中,只要謙卑承認自己的軟弱,願意全心信靠主,就必定可以經驗到祂及時的援助。這份經驗是非常實在,而且決不會落空!主所賜予的助佑,會按不同人的需要,而有所不同;所動員的事物,往往是我們始料不及的。因為:「天主使一切協助那些愛他的人,就是那些按他的旨意蒙召的人,獲得益處。」(羅8:28) 此外,主所應許的救援,是決不是會遲緩的;縱使陷入極度痛苦,感到難以忍受的時候,只要繼續堅持,稍多等片刻,就必然體會到主德能的彰顯!況且,在磨難中不斷經驗到天主的助佑,日久會得著一份面對痛苦的老練經驗;在面向往後的試煉和考驗時,心中自然產生一份信念:期盼天主德能的彰顯;這份盼望能使心中的疑慮得以消除,並賦予能力安心忍耐,期待天主的救援。 (羅5:3-5)
(三) 信德得以精煉:
痛苦是天主考驗人信德所常用的方法,正如經上所說:「天主試煉了義人,好像爐中的黃金……。」(智3:6) 信德必須經得起考驗,靈命才能不斷成長,將來在天國裡獲取豐厚的賞報:
(1) 靈命成長:
磨難和痛苦是令人改惡遷善的良方;往往在痛苦中,人才能覺悟前非,看到自己的錯誤,承認自己的軟弱,而願意放開執著,勉力與罪性和私慾對抗,使心靈逐步得到淨化,心思亦得以更新,看事物的角度亦相應轉移:從重視物質的享樂,轉向心靈的慰藉;從關注肉身的需要,轉向靈魂的得救;從現世陜隘的角度擴闊至永恆。由此,生命得以昇華,靈命不斷成長,邁向既成全、而又完備、毫無缺欠的境界。(雅1:4)
(2) 豐厚賞報:
基督徒蒙召走成聖的道路,信德必須經過嚴峻的考驗,靈魂才能擺脫罪性和私慾的枷鎖,結出豐碩的果實。經得起考驗,而能堅持到底的,必可獲取天主豐厚的賞報!正如經上所記載:「忍受試探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既經得起考驗,必能得到主向愛他的人,所預許的生命之冠。」 (雅1:12) 另一處有類似的記載: 「因為我們這現時輕微的苦難,正分外無比地給我們造就永遠的光榮厚報……。」 (格後4:17)
默示錄對這些在考驗中,得到最後勝利的人,於天國中所享的福樂,有如下的記載:「 因此,他們得站在天主的寶座前,且在他的殿宇內日夜事奉他;那坐在寶座上的,也必要住在他們中間。 他們再也不餓,再也不渴,烈日和任何炎熱,再也不損傷他們, 因為,那在寶座中間的羔羊要牧放他們,要領他們到生命的水泉那裏;天主也要從他們的眼上拭去一切淚痕。」 (默7:15-17)
(四) 參與耶穌基督的救贖工程:
保祿在羅馬被囚禁的時候,在寫給哥羅森教會的書信中,曾經提及他對於受苦的感受:「如今我在為你們受苦,反覺高興,因為這樣我可在我的肉身上,為基督的身體 ── 教會,補充基督的苦難所欠缺的;……。」 (哥1:24) 保祿說他受苦難,是為補充基督的苦難所欠缺的,並不是說基督為救世人所受的苦不夠,而是根據基督妙身的道理來說的,因為基督復活升天後,已不能再受苦,但是,在祂的妙身教會內,祂仍能受到痛苦,因為肢體的苦樂也就是頭的苦樂 (擇錄自思高聖經註釋) 。因此,如果在磨難中,甘願為基督的原故,忍受痛苦,就是參與祂的救世工程,有助無數靈魂的得救!這亦是保祿在痛苦中,感到高興的因由。
(五) 其他安慰:
聖保祿曾說:「因為基督所受的苦難,加於我們身上的越多,我們藉著基督,所得的安慰也越多。」 (格後1:5) 的確,天主在我們磨難中所賜予的安慰,是特別豐富。除了上述所提過靈性上的安慰之外,他亦願意我們,在肉身上得到慰藉。肉身的安慰所包括的範圍,相當廣範,例如在親情上、在友情上、在物質上……。總之,天主安慰我們的目的,是為舒緩我們所受的痛苦。
要進入天國,並非想像中那麼容易!主耶穌曾說 :「你們要從窄門進去,因為寬門和大路導入喪亡; 但有許多的人從那裏進去。 那導入生命的門是多麼窄,路是多麼狹! 找到它的人的確不多。」 (瑪7:13-14) 因此,我們必須接受祂的邀請,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隨祂,在磨難和痛苦中淨化靈魂,才能堪配成為天國的子民。然而,背十字架並非想像中那麼難以忍受;反之,磨難和痛苦可以成為喜樂的因由!背十字架的先驅者所總結的經驗,亦即將是我們這班後繼者,所要體會的經驗;因為,雖然有先後之別,我們同為走天路的同路人!當然,背十字架走天路,在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體會;要達到在痛苦中認為是喜樂,甚至由衷的歡躍,確實並不容易。但是,不容易並非表示不可能,因為我們要清楚知道:我們所依靠的,並非是自己的努力,而是主耶穌在我們痛苦中所彰顯的德能!只要勇敢踏出第一步:就是在磨難痛苦中,不但不逃避,反而抓著主的應許,勇敢迎向面前的考驗,不論所面對的痛苦,如何難以忍受,仍然堅持不退縮,全心信賴主,並堅心忍耐;這樣,在這段磨難的歷程中,所不斷得著的經驗,必定是你意想不到的!
你是否渴望經驗到這份痛苦中的喜樂?若然,願否踏出關鍵的第一步?
(寫於2007年暑假)
2007年12月12日 星期三
我杯水呢?
小妹感謝天主﹗能夠被揀選,參加了今屆的普世青年節﹗
小妹更感激恩泉Centre及N12的各位弟兄姊妹,感激他們的包容,體諒小妹的不足,讓我能夠參與世青第一次的培育營﹗
渴望能在這旅程中,更加了解聖神,更加親近天主﹗的確,小妹在這次培訓中,獲益良多﹗不得不與大家分享……
在營裡多個活動中,小妹不但認識了聖神,而且,更認識了自己,原來是這麼軟弱。
記得副團長呂志文神父,在營中講了一個故事,帶出了一個訊息﹗
有一個人在沙灘與天主漫步,那個人問天主﹕「主﹗你究竟想我為你做甚麼呢?」天主說﹕「孩子﹗你就到那邊的村莊,拿一杯水給我渴就好了﹗」於是,那人走到村莊裏的一間屋子,敲門問居民借一杯水。誰知,應門的,是一位很漂亮的女子,那人被她熱情的召待深深吸引著。最後,他們更墮入愛河,結婚生子。那個人甚至做了村長,管理這個村落,一切都很美好。
有一天,沙灘突然有海嘯,淹沒了整遍村莊,當在無助時,那個人祈禱,懇求天主拯救他。剎那間,那個人再被提到沙灘上,看見天主。天主問他﹕「兒子﹗你現在知道我要你做甚麼嘛?」孩子說﹕「?要我給你一杯水﹗」天主回答說﹕「那我杯水呢?」
一個很大的反省,讓小妹慚愧,究竟我為天主做了甚麼呢?回想起我每天的生活,上班﹑上學﹑陪家人﹑食飯﹑睡覺,二十四小時當中,可能只有一兩個小時靈修或祈禱,與天主交往。我們甚至有時很累,在交往的時候,也會不知不覺間睡著了﹗我們竟不能同主醒寤一個時辰嗎?
我們有團體的還好,每個主日都會參加感恩祭,定期參與團體的聚會﹗但當生活比較忙碌的時候,我們又會埋怨,為何團體有這樣多的聚會。有時或會為其他事情缺席,
即使人到了,但心卻不在焉。
各位弟兄姊妹,我們每天都趕著完成手中的事務,但究竟有多少是為主做的呢?團體的聚會雖多,但若我們都渴慕天主如情人般想念祂,我們又那會因見到祂而煩厭呢?
自問若我們不參加聚會,這些時間,我們又會做甚麼呢?勿忘記當初我們加入團體的宣言,我們願意於未來的歲月中,在團體內學習祈禱、勤讀聖言、彼此相愛,並肩負福傳的使命。願天主祝福和助佑,使我們能夠成為名符其實的基督徒。究竟我們想做瑪利亞,還是瑪爾大呢?
各位朋友,俗世有很多事務要我們處理,但原來最重要的,為主做的,只有一個──給天主一杯水﹗就是奉行祂的旨意﹗你找到這杯水給天主嘛?
的確,我們是軟弱的病人,我們更加需要親近天主,獲得祂的治療﹗正如今年新會員的組名,讓我們學習忍耐,忍耐地學習天主的教誨,接受屬靈的挑戰。讓我們同聲同心,期侍主耶穌基督的降臨,獲得最後的勝利。
上主﹗多謝?沒有離棄我們﹗?更派遣聖神,降臨在我們身上作?的宮殿,使我們得到聖神的果效,讓我們能隨風般的輕快,吹向天主的道路;能夠像鴿子般的純潔,淨化我們的心神;更熾熱了我們的心火,在地極上為袮作證人。袮是自有﹑永有﹗
亞孟﹗
主的小盧德
2007-12-7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