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

偉大的母親──我們永遠懷念你!

偉大的母親──我們永遠懷念你! 游展邦

今年4月19日,正午時分,母親――劉珍女士,離我們而去!為筆者及家人,傷心和難過,自然是人之常情。但當我們願意從另一個角度去看,我們反而要感謝天主;因為,心力交瘁而體弱多病的母親,能夠活到接近八十歲的高齡,已是難能可貴。況且,身為兒女的我們,能夠與她相伴數十載,亦已感到非常滿足;再加上母親臨終時所受的痛苦,並不算太多,而且去世時面容亦很安祥,我們亦稍稍得到安慰。為一般人看來,母親僅是一位默默耕耘,非常平凡的家庭主婦;但在我們這班與她相處數十年的兒女心中,她是一個絕對不平凡,並且非常偉大的母親。從她眾多值得表揚的事項中,筆者選擇了其中三項,跟大家分享:

(一) 勇於承擔自己所作的抉擇,積極面對,無怨無悔:母親生於一個富裕的農村家庭,不愁衣食,並且有婢女服侍。由於不需要料理家務,她可以專注她的學業,直到十八歲談婚論嫁為止。那年,一窮一富兩家人同時向外公提親;雖然當時仍然奉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制度,外公仍然願意尊重母親的意願。母親心裡十分明白:作為富家的少奶奶,富裕及舒適的生活可以持續;反之,她要面對一個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祖父是一個以買賣雞苗為生的貧農,所以,父親因家貧,十七歲已出香港謀生。奢華的享受並非母親的理想,而她却嚮往香港的城市生活。因此,經過內心不斷的掙扎,她毅然作出決定,嫁入這個貧農的家庭。正如她所預料,她即時要面對一個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作為一個貧農的媳婦,服待翁姑、煮飯、破柴、擔水等等,自然變成她份內的工作。幸而,幾位待自閨中的姑姐,非常體諒母親的處境,盡力協助她處理家務。另一方面,母親要面對生活質數的急劇下降;從前吃飯,餐餐都必有魚有肉,而現在卻是鹹魚青菜;從前所住的是華堂大宅,而現在卻在破舊的屋舍中棲身,每當下雨天,都必滿地泥濘。不久,隨父親到香港生活,又要面對另一全新的挑戰:就是獨立處理家務。她要開始學習燒飯做菜。從後來的分享中,她透露當時所遇到的困難和挑戰。由於從未接觸過,怎樣才算水滾也不懂;父親因身體不適,想吃點粥,但她却煮成飯等等……還有許多其他相類似的事情,在此不一一摘錄。試想像,一個嬌生慣養的農村姑娘,突然要面對這個翻天覆地的改變,她內心所面對的壓力是何等大!挫折感是何等強!她如何能適應? 母親深深知道,這是她自己的抉擇,她必須勇敢去承擔。所以,她積極去面對和克服所遇到的困難,堅忍不拔,無怨無悔。透過不斷的學習,並且跨越所面對的困難,她終於能夠成為一個「入得廚房,出得廳堂」的家庭主婦。

(二) 作為母親,她在兒女心目中是何等偉大:假若大家先瞭解筆者的家庭狀況,相信必會認同我們這個看法。筆者的長兄,十三歲開始出現精神病的徵狀,經醫生診斷,證實為精神分裂症。發病初期,病情頗為嚴重。由於他的病,對家庭造成的滋擾,相信不必筆者多說,大家已經心中有數。面對最大的衝擊,並且心中感到最難受的,必然是筆者的母親。在處理由於他的病所衍生的問題上,她消耗的心力,實在難以估計。四妹在不足週數時,突然出現高熱的徵象。由於上世紀五十年代,醫學並不如今天的進步,以至高熱的徵狀,拖延了一段頗長的時間,醫生才能確診為腦膜炎。雖然經過治療,熱症已退,但大腦的功能已受到嚴重的破壞,智力遠不及一個弱智的兒童;起居飲食,甚至大小二便都需要人照顧。母親並沒有選擇將她拋棄,反而盡心盡力,不離不棄的予以照顧。直到她二十五歲,才透過一位神父的轉介,被澳門教會一所傷殘人仕院舍收容。母親這二十多年來所付出的心力,實在難以想像。筆者自己在學生時代,由於逞強好勝心作祟,在學業上過度催谷自己,終於出現嚴重神經衰弱症候。其後身體不斷受毛病所困擾;自然,母親又要消耗不少精力,來關注和照顧筆者的健康。單單照顧筆者三兄妹的需要,幾乎已經完全耗盡母親的心力。而現實不止如此,她還要協助父親,挑起家庭生活的擔子。由於要照顧筆者幾兄弟供書教學的需要,父親在資金短缺下,開設了一間疋頭店。為了節省開支,母親必需全職協助;更且身兼三職:包括清潔煮飯、處理店舖的帳目,及在需要時擔當銷售的角色,可說是忙到不可開交。而我們當時家住紅磡,祖母負責在家中照料我們的起居飲食,母親因為不忍心年老的祖母負擔過重,幾乎每天都在百忙中,抽空返家料理家務,然後匆匆地趕返店舖。其後從她的分享中,她提到當年匆匆往返住家和店舖的時候,心中那份急迫的感受,令她在橫過馬路時,都忘記了顧及自己的安全。切身處地,大家試想象,母親當時身心所受的壓力有多大,負荷有多沉重。難怪不到五十歲,她已經心力交瘁,出現精神萎靡的徵狀。然而,母親仍堅持:作為母親,為家庭,為兒女付出她的所有,她感到無怨無悔!

(三) 待人接物的態度:母親心地慈祥、和藹可親;並且出自真誠去關心別人,所以到處都受到歡迎。她性格非常樂觀,不論遇到順境或逆境,面上常展露笑容;再加上她有驚人的忍耐力,所以能夠承受,在人生旅程中,一浪接一浪的衝擊。待人寬厚亦是她與生俱來的恩賜:她不會記仇,容易原諒人,甚至別人得罪了她,她反而主動地跟人修和。當她知道別人有需要時,會盡心盡力協助他解決問題;常在自己不足之中,與人分享財物。雖然她待人非常慷慨,但自己卻堅持奉行節儉的美德。她是一個善於締造和諧的「魯仲連」:當家庭、親戚或鄰里間出現紛爭的時候,往往她的出現,都會使「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從上述分享中,相信大家都會認同:雖然當年母親尚未認識,並且信從主耶穌,但她的言行表現,卻已暗暗契合基督徒的精神。主耶穌說:「基督徒是地上的鹽,世界的光」;母親就能在她身處的環境中,發光發熱,影響所接觸到的人。全知全能的天主,並不會捨棄一個,在言行上契合祂旨意的人。因此,在兩年前,已經為母親安排好一個皈依的計劃。2004年6月下旬,母親突然出現中風的徵狀。得到天主的眷顧,經醫生診斷後,程度只屬輕微;身體並沒有受到很大的損害,並且很快地逐漸康復。然而,這次中風使她正視死亡這個問題,使她反思生命的意義。從前不熱衷於信仰的她,態度突然轉變;她變得樂意去聆聽筆者,向她分享的福音訊息。透過筆者的安排,她參加了一個基督徒團契,並於2005年9月接受了浸禮,分沾主耶穌所應許的救恩,獲得一個豐盛的新生命。因此,筆者深深地相信,今天母親的靈魂已在天國,並正承受天主為她,早已準備好的那份永恆福樂!並且筆者熱切地期盼,於不久的將來,在天家中與母親重聚。
 
最後,筆者要向慈悲的天主,表達衷心的謝意,因為祂賞賜母親這段豐盛的人生經歷,筆者和家人因著她深感光榮!

(2006年4月26日,母親守靈祈禱會見證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